现在位置是:首 页 >> 期刊中心
关键字:
期刊中心
2011年 第20卷 第4期
发布时间:2011-04-10
主题:急性肺损伤


述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重医学的重点
白春学,吴学玲,蒋进军
2011, 20(4): 341-344
专家论坛
经食道心脏起搏诱导大鼠心室颤动模型的建立
陈蒙华
2011, 20(4): 345-34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
呼吸系统弹性阻力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肺复张后氧合影响的荟萃分析
潘纯,黄英姿,郭凤梅,金辉,刘松桥,杨毅,邱海波
2011, 20(4): 348-354
体外膜肺氧合对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
刘松桥,金辉,黄英姿,郭凤梅,刘玲,杨从山,杨毅,邱海波
2011, 20(4): 355-359
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再插管率和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
郭凤梅,刘松桥,杨从山,杨毅,邱海波
2011, 20(4): 360-365
不同呼气末正压对ARDS犬肺复张后氧输送的影响
李家琼,邱海波,杨毅,陈永铭
2011, 20(4): 366-370
吸入氧浓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的影响
刘宁,顾勤
2011, 20(4): 371-375
基础研究
后肢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刘锦波,龚爱华,张志坚
2011, 20(4): 376-379
肾缺血对缺氧诱导microRNAs及VEGF-NOTCH信号分子的影响
刘芬,吴珏,娄远蕾,阮琼芳,李勇,崔苏萍,汪泱
2011, 20(4): 380-384
脓毒症大鼠肺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与血必净干预
孙琦,左和平,汤鲁明,卢中秋,李忠旺,洪广亮,邱俏檬,梁欢
2011, 20(4): 385-390
C5aR和P38-MAPK在脓毒性休克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黄敏,李文强,魏捷,杨卫泽,王蕊,胡艳凤
2011, 20(4): 391-394
核因子κB途径介导C反应蛋白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促炎作用
侯玲,周进科,李洁,郑华,卢长林
2011, 20(4): 395-399
临床研究
重症监护室常用血糖测量方法的一致性研究
彭劲民,吴东,孟彦苓,杜斌,翁利,胡小芸
2011, 20(4): 400-404
血必净与低分子肝素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赵森伟,柴艳芬
2011, 20(4): 405-408
结合珠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刘海波,施育平,郭小芳,单江,徐耕,王建安
2011, 20(4): 409-412
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郭素娟,李超乾,黄锡奎,姜小红,吴高慧,王红哲,李颖华,何英,梁国荣
2011, 20(4): 413-417
急诊危重度指数在儿科急诊中的应用
王雷,周红,朱景芳
2011, 20(4): 418-420
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及胸CT、肺功能随访
李亚华,陈刚,赵瑞贞,董运芳,郝建东,陈勇
2011, 20(4): 421-423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的表达
韦翊,徐婷,赵仕勇,王侃
2011, 20(4): 424-425
术后并发甲亢危象的诊治分析
孙可望,杨琼,董建华,雷科锋,姜蔚,张静霞
2011, 20(4): 426-427
经验交流
38例儿童骨盆骨折的治疗和随访分析
赵国强,朱建,陈建松
2011, 20(4): 428-430
205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治疗
苏旭,李滨,陈福真
2011, 20(4): 431-432
联合白细胞分类及C反应蛋白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意义
宋小兵,赵剡,杨奇盛,潘正启,王翔
2011, 20(4): 432-434
喷塑型液体石膏在急诊转送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练克俭,缪建云,林坤山,翟文亮,陈长青,程高建
2011, 20(4): 434-435
学科建设
福建省院前急救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孙保华,钱欣
2011, 20(4): 436-437
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对策
陶秀萍,曹雪明
2011, 20(4): 438-439
综述
心肺复苏中的医源性损伤
娄爽,张劲松
2011, 20(4): 440-442
鱼油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李洋,潘纯,邱海波
2011, 20(4): 442-443
用脑功能量化评估方法评价脑复苏患者预后
王晓晖,钱素云
2011, 20(4): 443-445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张琴,王杰赞,黄卫东
2011, 20(4): 445-446
病例报告
重症胰腺炎并胰十二指肠瘘一例
陈涛,郭继中,占强,杜虎,唐良
2011, 20(4): 375-375
有机油剂栓塞肺动脉一例
沈勇
2011, 20(4): 399-399
继续教育园地
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救治
刘志,刘晓伟
2011, 20(4): 44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