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22年3至2023年3月收治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他们分为参附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根据指南给予脓毒症性休克常规治疗,包括治疗原发病、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等,参附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留取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第7天的粪便标本,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结构。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最终纳入30例患者,其中参附组15例,对照组15例。治疗前,两组患者Chao1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7天,参附组Chao1指数,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高于对照组[(516.75±126.48) vs. (391.74±128.25);(591.30±132.34) vs. (459.70±194.66);(3.17±0.78) vs. (2.45±0.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菌群组成方面,参附组在门水平上丰度最高的菌群依次为厚壁菌门(54.47%)、拟杆菌门(16.87%)和变形菌门(14.93%),而对照组为厚壁菌门(48.34%)、变形菌门(33.46%)和拟杆菌门(9.05%)。在科水平上,参附组丰度最高的菌群为瘤胃球菌科(18.38%)、肠球菌科(15.53%)和乳酸杆菌科(12.44%),而对照组为肠杆菌科(25.11%)、肠球菌科(22.49%)和瘤胃球菌科(11.98%)。在属水平上,参附组丰度最高的菌群为肠球菌属(15.53%)、拟杆菌属(10.43%)和阿克曼氏菌属(8.29%),而对照组为肠球菌属(22.49%)、肠杆菌属(12.32%)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11.52%)。LEfSe分析显示,参附组的拟杆菌科、乳酸杆菌科和瘤胃球菌科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优化肠道菌群组成,表现为拟杆菌科、乳酸杆菌科和瘤胃球菌科的显著增多。
张苏明,王博,董庆云,鲍文韬,晁亚丽,刘艳存,柴艳芬. 参附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单中心随机对照实验[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5,34(11): 1586-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