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快速检测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预后的影响
Effect of point-of-care testing to diagnose and prognosis of the early perio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作者:胡乐,曾红 发布日期:2019-06-13
目的 评估早期床旁快速检测(POCT)血浆心肌酶谱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以发病6h内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3h组和3-6h组,按诊断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NSTEMI)。检测及对比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及D-二聚体(D-Dimer)在不同分组AMI患者间的差异、特异性、敏感性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冠脉Gensini评分与H-FABP之间的关系。 结果 共入选2104例患者。发病<3h组与3-6h组间NSTEMI患者比例有显著性差异(6.40% vs. 39.09%, X2=61.241, P<0.001)。3-6h组只有MYO和H-FABP显著高于<3h组(P<0.01),其余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NSTEMI组较STEMI组除D-Dimer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指标均显著升高(P<0.001)。ROC曲线显示,MYO及H-FABP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其它三项指标(0.886和0.951,P<0.05)。H-FABP与冠脉Gensini评分间相关系数达到0.867(P <0.001),为各指标中最高。Gensini评分与H-FABP分布符合幂函数曲线:H-FABP = 14.964 × Gensini 0.448(R2 = 0.814,P<0.001)。Logistic回归显示,MYO和H-FAPB升高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结论 H-FABP对于早期诊断AMI(0-6h)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胡乐,曾红. 床旁快速检测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预后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28(6): 791-794.
DOI号: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床旁快速检测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I
肌红蛋白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1)
侯立安. 磁敏免疫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方法与性能比较[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0,27,10:1745-1749
2)
李思懿.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临床预测因素研究现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3:437-442
3)
卢振峰. 正常心肌标志物对早期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3:413-416
4)
程勇. AMI患者PCI术前后血清MMP-8、sST2、Myo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1,13,8:1309-1312
5)
张雪梅. 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结合GRACE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21,27,2:121-126
6)
刘少云.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LDH1、MYO水平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1,28,8:1283-1286
7)
张艳. 新型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胸痛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29,8:722-724
8)
秦岚. HFMEA模型改良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5:679-682
9)
郇致福. 急性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指标与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几丁质酶-3样蛋白-1关系及意义[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2,45,1:25-30
10)
肖翔. 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肌红蛋白、D-二聚体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心室重构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关系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2023,52,6:697-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