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期刊中心
不同时段剂量腹腔注射百草枯致小鼠肺损伤及肺纤维化效果评价
Identification of paraquat-induced lung injury and fibrosis in mice using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in different dose and exposure time
作者:孙昊,张劲松,康健,刘强晖,黄培培,蒋雷,马天龙,David,A.,Schwartz
发布日期:2016-11-07

目的:观察不同时段、剂量腹腔注射百草枯(PQ)对于小鼠肺损伤及肺纤维化诱导效果的区别,以期建立更为合适、操作简便且结果稳定的肺损伤和/或肺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8~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别采取腹腔注射单次给药(40 mg/kg、50 mg/kg、60 mg/kg),连续给药(10 mg/kg、12.5 mg/kg、15 mg/kg),以及间断给药(20 mg/kg、22.5 mg/kg、25 mg/kg)的方法,同组随机(随机数字法)匹配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末次给药后1周、2周处死小鼠。监测小鼠一般情况,体质量状况及病死率。收获日检测肺功能指标;肺泡支气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及分类;羟脯氨酸浓度;以及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单次或间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PQ,均可诱导部分小鼠发生急性肺损伤,早期观察时间点的炎症表现随剂量增高而加重;晚期观察点少量存活小鼠可发生肺间质纤维化。病理切片见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背后段、外周及胸膜下。但以上两组给药方式早期均有较高病死率,故晚期肺纤维化致病率较低。小剂量PQ连续给药法在各时间点诱导C57BL/6J小鼠的肺部病变缺乏显著意义。结论:单次大剂量或间断中等剂量腹腔注射作为PQ全身性给药的方法之一,可以成功诱导出早期小鼠急性肺损伤,但研究终点肺纤维化的致病率较低。PQ小剂量连续给药法致C57BL/6J鼠系肺损伤及肺纤维化的效果不明显。

孙昊,张劲松,康健,刘强晖,黄培培,蒋雷,马天龙,David,A.,Schwartz. 不同时段剂量腹腔注射百草枯致小鼠肺损伤及肺纤维化效果评价[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1386-1392.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11.007

伦理审批号:南京医科大学动物伦理批准(伦理编号:IACUC-14030122)

关键词: 百草枯 腹腔注射 肺损伤 肺纤维化 动物模型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蒋云飞. TLR3/NF-κB信号通路在百草枯致急性肺损伤的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06:631-637
  • 2) 张峰. 百草枯气道内雾化给药法构建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10:1272-1276
  • 3) 孙昊. 正确认识动物实验在我国临床中毒研究中的价值[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3:278-281
  • 4) 刘丰进. 法舒地尔干预百草枯肺纤维形成机制的探究[J]. 临床肺科杂志,2020,25,3:459-4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