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创伤救治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白祥军,刘涛
发布日期:2015-05-04

白祥军,刘涛. 创伤救治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24 (5):467-470.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5.05.002


关键词: 创伤救治体系 创伤 多发伤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钱永兵. 大量输血治疗方案在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9:1028-1030
  • 2) 白祥军,杨帆. 严重创伤/多发伤的综合救治[J]. 临床急诊杂志,2016,17,7:497-499
  • 3) 周开国. 不同院前干预救治模式对重症多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3:362-366
  • 4) 杨剑. 小学生意外伤害自救互救知识调查与培训设计[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01:88-90
  • 5) 胡建. 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预测急诊医学研究热点[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10:1219-1224
  • 6) 金平. 同步多支动脉栓塞术在躯干多部位出血多发伤患者中应用体会[J]. 创伤外科杂志,2018,20,04:306-307
  • 7) 尤建权. 一体化结合损伤控制模式救治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08:929-930
  • 8) 周明珍,杨剑,李少星,王欢. 小学生意外伤害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3:245-248
  • 9) 吴卫华,田建广,度学文. 区域紧急医学救援创伤联动处置体系的构建[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2:183-185
  • 10) 刘俊龙. SAA、CRP作为可溶性模式识别受体在非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16:1929-1932,1937
  • 11) 刘玲. 严重创伤并发肺部感染死亡病例分析[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3,16,4:581-583
  • 12) 王传林. 创建中国动物致伤防治体系[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3,18,1: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