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北京市急诊胸痛患者就诊时间及急救车使用情况的调查
Emergency time and ambulance used for patients presented to ER with Chest pain or Chest pain Equivalent
作者:薛军,皮林,谭荣,余金明,杨进刚,邹阳春,王明晓,胡大一
发布日期:2014-06-30

目的:探讨北京市急诊科胸痛患者就诊时间及急救车使用情况的调查。方法:本研究属多中心前瞻性描述性研究,参研单位包括17所医院。使用统一表格记录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既往病史、发病时间、到达医院急诊时间、胸痛特点、心电图描述及诊断、初步诊断、急诊的诊治情况、辅助检查、确定诊断和去向及就诊30 d后的临床转归情况。所有数据经SAS 8.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009年7-8月,在17个医疗中心连续有效入选至急诊室就诊的胸痛患者,计划纳入6000例,最终5666例患者确认获得有效记录而入选。年龄(58.1±18.4)岁,男性2663例,占47%,女性3003例,占52%;胸痛患者占急诊总量的4.7%。其中工作日为4.8%,非工作日为4.3%,占急诊内科量10.53%(1.58%~11.66%),其中工作日为10.7%,非工作日为10.3%。胸痛患者就诊时间在0:00到8:00为8.7%,8:00到16:00为47.5%,16:00到24:00为43.8%。胸痛患者就诊患者13.8%使用救护车,其中AMI患者39%;自行就诊的患者86.2%。其中AMI患者61%。30 d随访结果,院外死亡37例(0.7%),再次入院275例(4.9%)。结论:我国患者的急救知识的宣传目前还很缺乏。积极完善急救系统也是目前势在必行,重视无胸痛患者和以伴随症状就诊的患者,正确地做出诊断,及时给予患者进行规范诊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薛军,皮林,谭荣,余金明,杨进刚,邹阳春,王明晓,胡大一. 北京市急诊胸痛患者就诊时间及急救车使用情况的调查[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23(7): 823-826.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4.07.027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D0905002040511)

关键词: 胸痛 急救服务 救护车 就诊时间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严金川. 实施“区域化协同救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6:648-652
  • 2) 陈志科. 优化STEMI患者院外急救流程,缩短心肌再灌注时间[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12:1213-1215
  • 3) 陈军. 民营医院为主体的宿迁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状况调查[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12:1309-1312
  • 4) 陈盼盼. 就诊方式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时间延误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07:756-762
  • 5) 彭磊. 数字网络技术在胸痛中心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数字医学,2020,15,8:86-87,106
  • 6) 张晓凡. 无锡地区救护车转送胸痛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6:775-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