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心脏骤停中心发展状况及其急救模式探索
Global cardiac arrest center development and emergency mode exploration
作者:张懿,杜兰芳,马青变
发布日期:2022-03-29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预后极差,心脏骤停中心对于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神经功能预后有重要意义。心脏骤停中心建设需要符合一定条件,部分指南和实践提出中心需要具备一定的接诊量、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目标温度管理为核心的综合治疗、多模态神经功能评估,同时建议提供体外膜肺氧合和/或其他形式循环支持模式、康复随访方案等。目前各国学者均致力于探索如何整合医疗资源建设CAC。通过对中心建设需要的条件及国内外中心建设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心脏骤停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
张懿,杜兰芳,马青变. 全球心脏骤停中心发展状况及其急救模式探索[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31(4): 429-432.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2.04.001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中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体外心肺复苏术
目标温度管理
神经功能预后评估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1)
刘畅. 心搏骤停中心建设标准及临床效果的文献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3,18,4:443-448
2)
杨江江. 强离子间隙对成人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评估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1:46-51
3)
胡念丹. 基于2601例院内心脏骤停的回顾性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11:1506-1510
4)
张茂. 加快高质量推进复苏中心建设[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4:45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