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广州Delta新冠病毒变异株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的真实世界研究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fected with SARS-CoV-2 Delta VOC in Guangzhou:A Real-world Study
作者:郑丹文,翁衡,刘云涛,尹鑫,张军,张俭,陈鹿鸣,周袁申,曾靖,蔡彦,温万鑫,张清华,陶兰亭,孙良生,蔡天金,王维亮,蔡书宾,秦新东,林晓丰,徐晓花,邹海梅,华俏丽,卢佩佩,林景楠,张开源,欧爱华,李际强,颜芳,邹旭,林琳,丁邦晗,郭建文,覃铁和,黎毅敏,张忠德
发布日期:2021-09-28

目的 探讨Delta新冠病毒变异株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为新冠肺炎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Delta新冠病毒变异株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共166例,进行临床特征数据采集和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病例中,非重症组123例,其中轻型26例、普通型97例,重症组38例,其中重型24例、危重型14例,另有无症状感染者5例;男性69例(41.6%),女性97例(58.4%),平均年龄47.0±23.5岁;36例(21.7%)已接种1剂或2剂疫苗。临床症状最常见为发热(134例,83.2%),且有39.1%的病例发热峰值大于或等于39℃;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疲倦乏力、口干等。重症病例出现发热的比例(97.4%)显著高于非重症病例(76.4%)(P<0.01),且重症病例发热峰值超过39℃的比例(65.8%)也显著高于非重症病例(30.9%)(P<0.01)。病程中病毒核酸N基因、ORFlab基因的最低ct值中位数分别为20.3、21.5,最低ct值分别为11.9、13.5。入院48小时内有9.0%的病例白细胞计数下降,52.4%的病例淋巴细胞计数下降,32.5%的病例C反应蛋白升高,57.4%的病例血清淀粉样蛋白A升高,65.3%的病例白介素6升高,35.7%的病例白介素10升高。重症病例出现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介素6升高的病例比例显著高于非重症病例(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发热峰值越高,发生重症的可能性越大(P<0.01),OR均大于>3:95%CI(2-7),是发生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上,非重症病例以中医治疗为主,中药汤剂使用率达到96.7%,重症病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中医治疗率达到100%,在呼吸支持的基础上,配合胸腺肽、免疫球蛋白以及中和抗体、康复者血浆等治疗。重症病例入院至转重症时间中位数为5天,治疗后完全退热时间中位数为6天,核酸转阴时间中位数为19天;28天内无死亡病例。结论 广州Delta变异株感染的新冠肺炎临床表现出发热比例高、体温峰值高、发热持续时间长、病毒载量高、病毒核酸转阴时间长、重症发生率高等特点,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治愈疾病。

郑丹文,翁衡,刘云涛,尹鑫,张军,张俭,陈鹿鸣,周袁申,曾靖,蔡彦,温万鑫,张清华,陶兰亭,孙良生,蔡天金,王维亮,蔡书宾,秦新东,林晓丰,徐晓花,邹海梅,华俏丽,卢佩佩,林景楠,张开源,欧爱华,李际强,颜芳,邹旭,林琳,丁邦晗,郭建文,覃铁和,黎毅敏,张忠德. 广州Delta新冠病毒变异株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的真实世界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30(10): 1220-1228.
DOI号: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研究专项;广东省中医药局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临床研究应急项目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Delta新冠病毒变异株 广州 临床特征 真实世界研究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徐天宇. 基于医联工程的多中心疫情防控重症肺炎专病库建设与治理的实践探索[J]. 中国数字医学,2022,17,9:32-36
  • 2) 刘文浩. 新型冠状病毒B.1.1.529变异株感染者临床特点及血清IgG、IgM抗体表现[J]. 中国热带医学,2022,22,9:856-859,865
  • 3) 刘文浩.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普通型与无症状/轻型的临床特征比较分析及胸部CT表现[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22,7,2:6-10
  • 4) 顾微. 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感染的临床特征与预警因素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23,23,2:162-166
  • 5) 申金梅. 12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儿童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3,25,11:1170-1174
  • 6) 于建军. 江阴市479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临床特征分析[J]. 国际呼吸杂志,2023,43,5:511-515
  • 7) 华俏丽. 海南省1155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BA.5.1.3)变异株感染的中医证候特征及诊疗策略[J]. 广东医学,2023,44,5:558-564
  • 8) 周敬民. Omicron轻型患者发热特征及发热期核酸Ct值对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23,57,1:2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