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改善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预后最有效的措施[1],近年来欧美国家已广泛开展电话指导下的心肺复苏,显著提高了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率、出院生存率和神经功能预后。有研究表明,在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中,第一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能使生存率翻一番[2],如何指导第一目击者及时进行CPR是尽早实施心肺复苏的关键。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telephone-assist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T-CPR)是让第一目击者及时进行CPR的有效手段,不但能够提升第一目击者实施CPR比例[3],还能提高CPR的有效性并改善预后[4-5]。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首次将T-CPR纳入心肺复苏指南[6]。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T-CPR还仍未被重视和普及,推广与应用尚存在诸多争议。因此,我们就T-CPR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组织专家形成以下共识。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院前急救学组 北京医师协会院前急救分会. 电话指导的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28(8): 95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