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期刊中心
腔内介入技术在下肢血管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in peripheral vessel injury
作者:李春孟,张鸿坤,何杨燕,王晓辉,田路,李栋林
发布日期:2016-08-04

目的 评估腔内介入技术在下肢血管损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68例下肢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钝性伤46例、锐性伤8例、医源性损伤14例。所有病例均在血管内造影下确定诊断,并采用经导管选择性靶血管栓塞、导管溶栓、支架置入修复等腔内介入技术进行受累血管病变的治疗。结果 成功救助68例,无截肢和死亡病例。单纯栓塞出血血管7例,动静脉瘘11例,辅助假性动脉瘤20例;导管溶栓和裸支架修复损伤内膜夹层25例;覆膜支架封堵破裂血管28例,假性动脉瘤20例。未出现栓子脱落致远处栓塞病例;支架置入后,再次造影,夹层、假性动脉瘤均消失,未出现内漏,远端动脉通畅。术后13例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对症治疗后均好转,22例患者因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行筋膜室切开减压,7例患者术后新发血栓对症取栓和导管溶栓治疗。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d±3.7d。随访63例患者,随访时间6m~71m,平均18.5m。无患肢缺血坏死截肢和死亡病例,15例患者出现轻度间歇性跛行,16例再狭窄,其余病例支架通畅,无支架移位和断裂,假性动脉瘤腔和动静脉瘘未见明显扩大。结论 腔内介入技术是治疗创伤性下肢血管损伤微创、安全且有效的重要方法。

李春孟,张鸿坤,何杨燕,王晓辉,田路,李栋林. 腔内介入技术在下肢血管损伤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1073-1075.
DOI号:


关键词: 创伤 下肢血管 腔内介入技术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张希全. 自膨式金属裸支架治疗急性肱动脉损伤的临床疗效[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06:764-7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