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期刊中心
发光类脐菇中毒事件调查分析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a poisoning event caused by Omphalotus olearius
作者:张烁,李海蛟,余成敏,姚群梅,张曙光,康如良,章轶哲,孙健,张宏顺,周静,龙鑫,马沛滨,孙承业    发布日期:2016-06-13    

目的 分析云南省元谋县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实验室毒蘑菇鉴定的实验结果,对中毒病因进行确证。方法 收治中毒病人后,当地医务人员迅速开展中毒救治工作,疾控专业人员对病人携带的可疑毒蘑菇样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8月1日,元谋县某电厂12名男性工人,一起食用了一种野生菌约100-200 g,进食后10分钟到半小时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胸闷症状。4名症状较轻者门诊给予处理后拒绝治疗,3名患者给予机械洗胃,药用炭胃管注入保留等促进毒物排泄治疗,其他患者给予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8名患者3-4天后病愈出院。现场采集的可疑毒蘑菇标本经鉴定确认为发光类脐菇(Omphalotus olearius)。结论 该中毒是一起由发光类脐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明确为由发光类脐菇导致的中毒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提示我们要加强对该种毒蘑菇的研究,并对当地群众开展毒针对性的预防和科普教育。

张烁,李海蛟,余成敏,姚群梅,张曙光,康如良,章轶哲,孙健,张宏顺,周静,龙鑫,马沛滨,孙承业. 发光类脐菇中毒事件调查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729-732.
DOI号:

基金项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青年科研基金(2015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31501814

关键词: 发光类脐菇 蘑菇中毒 分子生物学鉴定 预防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陶丽. 食物中毒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9:178-180,封3
  • 2) 孙承业. 蘑菇中毒防治工作亟需加强[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8:981-984
  • 3) 叶升玉,赵江. 2015年云南省食物中毒流行特征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38,12:44-47
  • 4) 张芝平. 中国福建省南平市两起日本类脐菇中毒事件调查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3:355-359
  • 5) 钟加菊. 一起误食光硬皮马勃中毒事件调查[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1,33,5:616-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