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院内快速反应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Clinical study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rapid response system
作者:金静芬,张兰兰,陈水红,王飒
发布日期:2015-06-03

[目的]:探讨院内快速反应系统(Rapid Response System, RRS)建立方式及运行效果,为非预期病情恶化病人的管理模式提供借鉴。方法:描述院内RRS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方式,统计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RRS呼叫例数、发生区域、呼叫原因、医疗急救小组(Medical Emergency Team, MET)到达时间、CPR和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例数以及患者转归等,分析试运行情况。结果:RRS运行期间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SAE)呼叫事件为80例,发生区域中内科病房占25.0%,外科病房占36.25%,门诊和院内其他区域占32.5%,院内其他公共区域6.25%;128项呼叫原因中意识丧失占32.8%,呼吸窘迫占11.7%,气道不畅占10.9%,目击患者倒下占0.8%,血压测不到占10.9%,颈动脉搏动消失占15.7%,其他占17.2%。MET到达时间中急诊科2.1±1.1min,ICU3.0±1.0min,NICU2.0±1.1min,NICU 5.0min,平均到达时间为2.7±1.2min。行CPR的患者45例,ROSC占39例。转归患者中病情稳定的为85.0%,转ICU为7.5%,死亡率为3.75%,自动出院3.75%。结论:RRS可以为非预期病情恶化病人的救治提供有效的管理模式,避免病情进一步的恶化。

金静芬,张兰兰,陈水红,王飒. 院内快速反应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24(6): 678-680.
DOI号:


关键词: 快速反应系统 医疗急救小组 早期预警系统 临床效果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顾跃英. 综合医院门诊急救体系构建及三级管理实践[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12:1476-1477
  • 2) 牟雪枫. 蓝衣部队2.0——从MET到RRSs-RRT的设计[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12:1472-1474
  • 3) 李颖. 快速反应系统在医院应用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2018,25,12:39-42
  • 4) 陈亚红. VTE防范护理管理团队的构建与运行成效[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06:705-708
  • 5) 孙宝迪. 院内快速反应系统的建设及发展[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1:115-117,120
  • 6) 侯文肖. 快速反应系统在医院应用的研究及发展概况[J]. 中国医师杂志,2021,23,6:947-950
  • 7) 霍婷. 从头孢类抗生素过敏案件探究诊疗注意义务内容[J]. 中国司法鉴定,2022,,2:88-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