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本研究通过塑造心肺复苏的猪模型,评价远隔缺血后处理、远隔缺血后处理联合亚低温治疗对复苏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1头国产健康白猪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Control);2)远隔缺血后处理组(RIpostC);3)远隔缺血后处理联合亚低温组(RIpostC +Cooling)。经右心室电极放电诱导室颤 10 min,然后CPR 5 min,复制心肺复苏猪模型。RIpostC组和RIpostC +Cooling组在CPR开始的同时,对单侧下肢实施4个循环的缺血5 min与再灌注5 min。RIpostC +Cooling组在复苏后5 min开始用控温毯诱导并维持体温至32~34℃。所有动物连续观察4 h,用PICCO技术监测复苏后全心射血分数(GEF)、每搏输出量(SV)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抽血检测肌钙蛋白I(cTNI)、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RIpostC 组和RIpostC +Cooling组明显改善复苏后SV、GEF、cTNI与NT-proBNP(P<0.05)。此外,在复苏后,RIpostC +Cooling组能获得比RIpostC 组更好的SV、GEF、cTNI、NT-proBNP数据(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猪模型中,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复苏后心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远隔缺血后处理联合亚低温治疗对复苏后心功能提供更有效的保护。
叶森,徐杰丰,王茉莉,陈国锋,汪正权,李子龙,周文华. 单纯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及联合亚低温治疗对猪心肺复苏后心功能的疗效评价[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