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期刊中心
自噬在心肺复苏后脑损伤中的作用
The effects of activation of Autophagy on the neuron injury after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from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in Wistar rats
作者:曾小云,熊海霞,李欣,夏金明,魏红艳,廖晓星,胡春林,荆小莉
发布日期:2013-12-02

目的 观察自噬(autophagy)在心肺复苏(CPR)后Wistar大鼠脑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实验一:36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通过体外交流电刺激诱发心室颤动(VF),VF(0)前和ROSC后1、2、4、8、12 h取大脑皮层观察beclin-1 和LC3Ⅱ的表达。实验二:60只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组(Rapamycine)和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组(3-MA)。VF前1 h分别向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或雷帕霉素1 mg/kg或3-甲基腺嘌呤30 mg/kg。ROSC后2、4 h取大脑皮层,用电镜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神经元自噬的激活,免疫荧光观察LC3 颗粒的形成;24、48、72 h进行NDS评分;72 h后取大脑皮层行HE染色和TUNEL染色计数顶叶皮层存活神经元细胞数和凋亡神经元细胞数。beclin-1、LC3Ⅱ 表达和神经元计数用单因素方差分析,NDS比较用秩合检验。
结果 实验一中28只Wistar大鼠复苏成功。ROSC后2、4 h自噬基因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明显低于VF前(P<0.05),而ROSC后8、12 h的表达与VF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pamycine组动物ROSC后2、4 h大脑皮层beclin-1的表达和LC3Ⅱ的转换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3-MA组,P<0.05。ROSC后2、4 h Rapamycine组自噬泡数量明显多于Control组和3-MA组;ROSC后4 h Rapamycine组LC3颗粒数也明显多于Control组和3-MA组。ROSC后72 h Rapamycine 组动物大脑皮层存活的神经元细胞数多于Control 组和3-MA组(P<0.05);凋亡神经元细胞数 Rapamycine 组少于Control组和3-MA组(P<0.05)。ROSC后24、48、72 h Rapamycine 组的NDS 评分优于control组和3-MA组(P<0.05)。
结论 ROSC后早期大脑皮层神经元beclin-1和LC3-Ⅱ表达下降,通过雷帕霉素促进beclin-1和LC3-Ⅱ表达可以保护神经元细胞和改善神经功能。

曾小云,熊海霞,李欣,夏金明,魏红艳,廖晓星,胡春林,荆小莉. 自噬在心肺复苏后脑损伤中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1327-1332.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12.005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神经元细胞自噬现象的影响(2012B031800290)

关键词: 心室颤动 心肺复苏 脑损伤 自噬 雷帕霉素 3-甲基腺嘌呤 beclin-1 LC3Ⅱ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赵建祥. Beclin-1与LC3在胶质瘤细胞C6自噬中的相关性[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12:1420-1424
  • 2) 卢孔渺. 自吞噬在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凋亡和坏死的关系[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6:843-846
  • 3) 魏红艳. 亚低温促进神经元自噬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09:1037-1042
  • 4) 孙占朋. 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自噬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05:549-553
  • 5) 尹美娴. 亚低温上调Sirt1减少氧糖剥夺后原代神经元细胞凋亡[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6,06:134-140
  • 6) 林羽佳. 自噬在缓激肽后处理心肺复苏大鼠神经保护中的作用机制[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1,33,9:1099-1104
  • 7) Shi-Rong Lin. Bradykinin postconditioning protects rat hippocampal neurons after 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following cardiac arrest via activation of the AMPK/mTOR signaling pathway[J].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2022,17,10:2232-2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