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本文入选2014年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项目”(F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流动力学指标预测补液反应的准确性。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6月我院收住失血性休克患者26例,记录复苏0、4小时及之后每4小时心指数(CI)、每博变异度(SVV)、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I)、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未达液体复苏目标者予500ml羟乙基淀粉针20分钟快速静脉滴注,记录复苏后上述指标,以补液前后心指数增加≥15%为补液有反应,绘制ROC曲线评价SVV、GEDVI、CVP、MAP、HR、中心静脉压变化(ΔCVP)预测补液反应的价值。结果 失血性休克液体反应有效性为84%(95% CI75.7-92.3%),SVV、GEDVI、CVP、MAP、HR及ΔCV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6(95%CI0.881-1.000 P<0.05)、0.947(95%CI0.895-0.999 P<0.05)、0.565(95%CI0.413-0.718 P=0.474)、0.591(95%CI0.465-0.718 P=0.322)、0.663(95%CI 0.515-0.810 P=0.105)、0.837(95%CI 0.723-0.952 P<0.05),以SVV:10%、GEDVI:700ml/m2及ΔCVP:2mmHg为切点预测补液反应,敏感性分别为88.9%、85.7%、84.1%,特异性分别为92.7%、83.3%、75.0%。结论 1)失血性休克对补液的反应性良好。2)SVV、GEDVI、ΔCVP可以作为预测失血性休克的补液反应的可靠指标,优于CVP、MAP及HR等传统指标。
陈鹏,崔巍,陈思,郑贞苍. 每搏变异度对失血性休克补液反应的预测[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787-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