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患者女,27岁,因“腹胀9日,加重并气短2日”就诊。9 d前无诱因渐出现中上腹胀,无腹痛,无腹泻、呕吐,外院考虑“慢性胃炎”,治疗后无缓解并渐加重。2 d前出现活动后气短,可平卧,伴夜间干咳,无发热。活动耐量下降加重来诊。既往体健,否认心脏病及家族病史;未婚未育。查体:BP:88/50 mm Hg(1 mm Hg=0.133 kPa),HR:168次/min,R:21次/min。神清,精神差,自主体位。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无抬举性搏动,HR:168次/min,律齐,无心包磨擦音;腹软,无压痛;四肢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血、尿常规,尿妊娠反应及急诊生化正常;心电图示异常节律(图1A)。首诊考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 cular tachycardia, PSVT)入抢救室行心电监护静脉推注普罗帕酮转复。在推注过程中患者心率未下降,气促加重伴大汗,血压74/32 mm Hg,立即停用普罗帕酮并完善辅助检查。心脏超声:左室壁运动普遍减低,射血分数41%,心包内少量积液,左侧胸腔中等量积液;腹部超声:盆腹腔积液。请上级医师查看患者,结合病史及心电图诊断“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多浆膜腔积液”,予异搏定5 mg稀释静脉推注后3 min,患者心律转为窦性(图1B)。
讨论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fascicular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FVT)是一种特殊类型、良性及相对安全的室性心律失常。与其他快速性心律失常如PSVT难以鉴别,并且治疗上与其他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差别很大。先前认为FVT起源部位多位于左后分支,心电图特点V1导联呈
图1就诊时和异搏定治疗后患者心电图右束支传导阻滞,肢体导联呈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图形,电轴左偏,QRS波群时间≤0.12 s,因此易误诊为PSVT,食道心房调搏检查不能将其诱发和终止。近年来的证据更多支持其机制是起源于左后分支及浦肯野纤维网内的局部折返,也有人认为不能排除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故射频消融是其最佳根治治疗方法。消融部位为左后室间隔,左后分支分布区域,其目的是阻断左后分支内折返环或触发活动而终止室速发作。FVT患者多在20~40岁,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多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发作时症状轻,无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与PSVT类似。FVT对维拉帕米敏感,因为钙通道阻滞剂既可抑制延迟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又作用于参与折返环的传导组织,故又称为维拉帕米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对利多卡因、心律平、胺碘酮基本无效,可给予直流电复律,但最终根治方法为射频消融。
(收稿日期:2013-01-19)
(本文编辑:郑辛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