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俯卧位通气联合NO吸入对ARDS患者氧合的影响
Influence of combining 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 with inhalation of NO on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patients
作者:於江泉
发布日期:2012-11-30

目的:评价俯卧位通气(PPV)联合NO吸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的影响。方法:对单纯应用最佳PEEP后仍需较高的吸入氧浓度(FIO2≥60%)的21例ARDS患者,在最佳PEEP的通气不满意的基础上,分别采取单纯NO吸入(A组)、俯卧位通气(B组)和俯卧位通气联合NO吸入(C组),A组测NO吸入前、2h后及4h后氧合指数。B组和C组俯卧位2h后恢复仰卧位,B组和C组测俯卧位通气前、俯卧位通气2h以及恢复仰卧位通气后2h氧合指数。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软件,数据以 ±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用t检验,P0.05),B组和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仰卧位通气后2h(A组4h后),A组和B组氧合指数跟治疗干预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氧合指数仍保持改善(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以有效地改善严重ARDS患者氧合,俯卧位通气联合NO吸入不但可以改善氧合,而且恢复仰卧位后能有效的维持氧合,因此卧位通气联合NO吸入的方法在改善氧合的同时能减少俯卧位通气时间。

於江泉. 俯卧位通气联合NO吸入对ARDS患者氧合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21(12): 1374-1377.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2.12.019

基金项目: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基金资助(2007-58)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董泽华,于帮旭,孙运波,方巍,李蕾. 早期康复训练对机械通气的患者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10:1153-1156
  • 2) 曾柏伦. 机械通气与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疗效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02:286-288
  • 3) 吴杰斌. 机械通气体位变化对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08:
  • 4) 杨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3:443-446
  • 5)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委会. 中国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与非机械通气治疗指南(2023)[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10:1304-1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