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机械通气的使用挽救了无数严重肺部疾病患者的生命,直至30年前发现人工过度通气可降低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ICP)后,开始有越来越多关于机械通气与颅内压关系的研究;与此同时,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采取的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更是家喻户晓。但是,由此带来的颅高压、脑水肿、酸中毒等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及中枢对其的耐受性却鲜有研究。现有临床实际工作中,有无顾此失彼,只见氧合指数,而不顾脑功能损害,值得我们反思,因此,在肺氧合功能与脑保护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将通过分析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呼气末正压(PEEP)与ICP之间的关系,探讨机械通气对中枢神经功能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提高机械通气过程中对肺脑功能辩证关系的认识。
曾红科. 机械通气与颅内压[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21(12): 130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