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摘要】目的:观察严重创伤失血-液体复苏后患者应激反应和免疫平衡的变化及静脉持续泵入异丙酚镇静治疗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方法,选择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ICU 2008年10月1日~2009年12月1日收治的严重创伤失血(失血量≥1000mL/24h)液体复苏后的患者54例,除外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心肺复苏后、48h内应用儿茶酚胺类药物、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入院24h内死亡等患者。门诊查体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C组)。54例患者依据“性别、年龄、ISS评分、估计失血量”4个因素水平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R组)27例、异丙酚治疗组(常规治疗联合异丙酚治疗-P组)27例。观察C组与R组及P组患者液体复苏达标后即刻、6h、24h、48h生命体征(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重要脏器指标(血ALT、Cr、血糖(Glu))、应激激素水平(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及免疫功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Th1/Th2)变化,比较R组与P组28d病死率。参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严重创伤失血复苏后患者即刻血浆Cor、NE、ALT、Cr、血糖、Th1和Th2型淋巴细胞均显著高于C组(P均<0.01),Th1/Th2显著低于C组(P=0.001);而P组48hALT、6h Glu、24h和48h NE及6h、24hCor低于R组 (P均<0.05),且部分时点Th1及Th2低于R组(Th1:24h P=0.028,48h P=0.002;Th2:6h P=0.033,24h P=0.007,48h P=0.009),P组48h Th1/Th2比值显著高于R组(P=0.028),但两组28d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严重创伤失血-液体复苏患者早期可出现应激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抑制和器官功能异常,异丙酚可抑制患者过度应激反应、调理免疫平衡和保护重要脏器。
王兵,王勇强,吉祥,曹书华. 异丙酚对严重创伤失血-液体复苏患者应激反应和免疫平衡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4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