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小型动物重症胸部创伤模型撞击装置
A mechanical device for animal impact injury experiment and establish a rodent model of severe thoracic injury
作者:马海涛,黄海涛,谈震东,杨帆,陈少幕    发布日期:2008-09-10    

目的:设计制作小型动物撞击装置,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大鼠重症胸部创伤模型。方法:自行设计制作小型生物撞击装置,测量撞击速度的误差以及撞击中心点的圆周误差。将成年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平均分配到A、B、C、D、E、F、G共7组,用自行设计制作的小型生物撞击装置撞击致伤。A组为对照组,进行假撞击;其余各组以不同的撞击速度和胸廓压缩比为撞击条件:B组(3 m/s,20%),C组(3 m/s,40%),D组(6 m/s,20%),E组(6 m/s,40%),F组(9 m/s,20%),G组(9 m/s,40%);定位于右腋前线第3、4肋间进行水平状态准静态撞击。大鼠撞击前、撞击后2 h、撞击后12 h,分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撞击后12 h处死所有大鼠,开胸判断伤情并评分后取出肺脏,右肺损伤区域取材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该撞击装置的撞击速度误差<4%,撞击中心点圆周误差<3 mm。大鼠撞击后一般表现为:血压、心率即刻下降,然后迅速恢复或超过伤前水平;呼吸暂停,之后出现浅快呼吸。动脉血气分析提示:撞击后B、C组大鼠出现低碳酸血症;D、E、F组大鼠出现低碳酸血症合并低氧血症,其中E组大鼠变化最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大鼠胸部伤情判断评分发现:A组(0分),无胸部损伤;B组(1.50±0.52)分、C组(1.92±0.67)分、D组(2.58±0.67)分,创伤均轻微,12 h内无死亡;E组(4.08±0.90)分,创伤较重, 12 h死亡率为33.33%;F组(3.08±0.79)分,创伤较轻,12 h死亡率为8.33%;G组(5.25±0.62)分,创伤极重,12 h死亡率为83.33%。病理检查见损伤区域肺组织结构破坏明显,肺泡内广泛出血,肺泡间质水肿,炎症细胞的浸润。结论:该动物撞击装置撞击参数控制准确,重复性好。以撞击速度6 m/s、胸廓压缩比40%为撞击条件,建立的大鼠胸部创伤模型可以模拟临床所见的重症胸部创伤患者的典型病理生理过程,稳定可靠,适用于撞击所致的胸部重症创伤及其继发性损伤反应的相关研究。

马海涛,黄海涛,谈震东,杨帆,陈少幕. 小型动物重症胸部创伤模型撞击装置[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8,17(9): 935-939.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8.09.010


关键词: 大鼠 撞击伤 胸部创伤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黄海涛. 匹多莫德对重症胸部创伤大鼠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4:
  • 2) 黄海涛. 重症胸部创伤大鼠Th1/Th2平衡变化的实验研究[J]. 山东医药,2009,4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