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血清IL-6、IL-8和TNF-α在早期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价值
作者:王昌成,马兴刚,徐淮,朱九成,王建营,陈刚英
发布日期:2001-08-25

王昌成,马兴刚,徐淮,朱九成,王建营,陈刚英. 血清IL-6、IL-8和TNF-α在早期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价值[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1,10(4): 252-253.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1.04.013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 诊断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徐敏,王兴鹏,袁耀宗,龚自华,吴恺,王冰娴,许斌,曾悦,徐刚,汪佩文. 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动力的变化及其机制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5:327-330
  • 2) 王锦权.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机制的临床研究[D]. 安徽医科大学,2003,,:
  • 3) 杨建中. 补体C3和B因子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诊断意义[D]. 新疆医科大学,2003,,:
  • 4) 吴浩. 生长抑素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免疫调节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2:103
  • 5) 曾显专,敖晓风,曾榆婷. 早期测定急性胰腺炎血清TNF水平对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意义[J]. 右江医学,2003,31,1:
  • 6) 杨名诗,龙有明,林振和. 早期测定急性胰腺炎血清中TNF水平对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意义[J]. 广西医学,2004,26,9:
  • 7) 邓德海. 白介素10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干预的实验研究[D]. 广西医科大学,2005,,:
  • 8) 赖铭裕. IL-12和IL-6与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3:
  • 9) 曲永柏,董琦,隋武,徐彦. 血清IL-6、TNF-α测定对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评价的意义[J].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6:
  • 10) 李文星.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 山西医科大学,2006,,:
  • 11) 韩婷. 肠内营养中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疗效[D]. 第二军医大学,2006,,:
  • 12) 宋润波. IL-10、生长抑素对大鼠重症胰腺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D]. 河北医科大学,2006,,:
  • 13) 张喜平. 中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机制与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4:
  • 14) 薛东波. 核因子-κB对急性胰腺炎时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的调控[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2:103-106
  • 15) 魏晓. 赤芍煎剂治疗重症胰腺炎及对大鼠体内炎症介质的影响[D]. 第二军医大学,2007,,:
  • 16) 龚金星. 抑胰合剂灌肠干预急性胰腺炎炎症介质释放的临床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
  • 17) 杨勇. 急诊治疗性逆行胆胰管造影对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4:383-386
  • 18) 张伟.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新进展[J]. 包头医学,2007,31,4:
  • 19) 郭磊. 入院时血糖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D]. 新疆医科大学,2008,,:
  • 20) 刘兴木. 高脂血症对孕期大鼠急性胰腺炎的影响[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15,5:
  • 21) 马瑞斌. 急性胰腺炎与体重指数以及血糖水平的关系研究[D]. 新疆医科大学,2009,,:
  • 22) 孙杨. 经胃管注入一味大黄汤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单纯性胰腺炎(淤血阻滞型)的临床研究[D]. 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
  • 23) 龚平. 阿魏酸钠对L-精氨酸诱导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5:504-507
  • 24) 杨东鹰. 清胰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8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2:
  • 25) 关兴. 中药治疗急性胰腺炎机制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31,2:
  • 26) 张鹏. 中药在急性胰腺炎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D]. 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
  • 27) 曹洪庆.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屏障损伤及紧密连接蛋白-1表达的影响[D]. 福建医科大学,2011,,:
  • 28) 高鸿亮. 代谢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关系的临床分析[D]. 新疆医科大学,2011,,:
  • 29) 刘超. 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6和-8在大鼠暴发性急性胰腺炎中的变化[D]. 汕头大学,2011,,:
  • 30) 曹洪庆.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紧密连接蛋白-1的表达与肠黏膜屏障损伤[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3:240-244
  • 31) 武永胜. 胰性脑病的发病机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1:105-108
  • 32) 武永胜. 银杏叶提取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19,6:616-621
  • 33) 张志强.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8:878-882
  • 34) 侯艳玲. 艾灸对Hp胃炎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D]. 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
  • 35) 张志健. 依达拉奉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伤的保护作用[D]. 暨南大学,2013,,:
  • 36) 李则春.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J]. 当代医学,2013,19,25:
  • 37) 王缝军. 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0:1356-1357
  • 38) 郭现芳.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4:455-457
  • 39) 高明. 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α-MSH、TNF-α、PCT的动态检测及临床意义[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4:431-434
  • 40) 平贯芳. 生长抑素与清胰汤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J]. 中成药,2016,38,10:2132-2135
  • 41) 许青文. 腹部大手术患者血浆ALB变化与患者炎症反应的关系[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36,12:4929-4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