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脓毒症患者血液嗜碱性粒细胞的脱颗粒水平及其潜在机制研究
Study on the levels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degranulated basophils in the blood of patients with sepsis
作者:王君灵,孙玉寒,任胜勇,湛萌萌,董鑫,刘仕豪,赵悰怡,秦秉玉
发布日期:2025-09-29


目的 检测健康人和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群(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和粒细胞群中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as)的脱颗粒水平和潜在机制,探讨其在脓毒症诊断中的潜在价值,同时检测上述志愿者血浆IL-9的水平。方法 收集健康人和脓毒症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液Bas的脱颗粒水平及其潜在机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其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价值;检测其血浆IL-9的水平,Pearson分析脱颗粒的Bas与IL-9血浆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人相比,脓毒症患者PBMC和粒细胞群中Bas的比例减少,但是脱颗粒的Bas比例增加;Bas和脱颗粒的Bas的比例在脓毒症诊断中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脓毒症患者血浆IL-9水平升高,并与脱颗粒的Bas的比例高度相关;GO和KEGG富集了脓毒症患者PBMC中Bas的细胞学变化及潜在机制。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液脱颗粒的Bas可能通过分泌IL-9而诱导机体过度的炎症反应。

王君灵,孙玉寒,任胜勇,湛萌萌,董鑫,刘仕豪,赵悰怡,秦秉玉. 脓毒症患者血液嗜碱性粒细胞的脱颗粒水平及其潜在机制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5,34(10): 1373-1381.
DOI号:10.3760/cma.j.cn114656-20250426-00324

基金项目: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232102311022);河南省博士后科研项目(HN2022097);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00410458)
伦理审批号:河南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2021)伦审新技术(1-158)号)

关键词: 脓毒症 嗜碱性粒细胞 脱颗粒 潜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