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 总结体外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出院存活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中心2020年1月-2023年12月54例体外心肺复苏患者数据,根据其出院30d内存活状态,分为出院存活组与死亡组。采用Kaplan 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应用COX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出院存活的相关因素。结果 (1)本次研究共纳入54例体外心肺复苏患者,出院存活17例(31.5%),其中神经功能预后良好患者为10例(58.8%),死亡37例(68.5%);(2)Kaplan-Meier 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目击者行CPR、建立下肢灌注管、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行急诊PCI、恢复ROSC、PH指标正常及初始瞳孔存在对光反射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更长(P<0.05);(3)单因素 COX 回归分析显示,不同ECMO机器维持时间、低灌注时间、初始瞳孔大小、APACHE Ⅱ评分的患者生存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Ⅱ评分、初始瞳孔及IABP是急诊ECPR患者出院存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初始瞳孔越大和APACHE Ⅱ评分越高,患者死亡率越高;同时,IABP是ECPR患者的独立保护因素。建议医护人员利用APACHE Ⅱ评分及入院初始瞳孔大小,作为辅助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结合病情及时开展IABP治疗,以提高患者出院存活率。
陈鹏远,姚晓月,杨旻斐,周光居,魏金涛,郑成,黄权能,徐嘉妮,钱珂. 急诊成人体外心肺复苏患者出院存活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4,33(12): 1738-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