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建立并验证肝硬化静脉曲张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室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按7∶3比例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观察指标为入院24 h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预测因素构建肝硬化静脉曲张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风险的预测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curve, AUC)、校正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对预测模型的鉴别能力、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估。结果 共纳入305例患者,建模与验证组分别为215例、90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收缩压(OR=0.918,95%CI:0.860~0.980,P=0.010)、MAP(ASH)评分(OR=1.993,95%CI: 1.017~3.907,P=0.045)、Child-Pugh评分(OR=1.999,95%CI: 1.139~3.510,P=0.016)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OR=1.398,95%CI: 1.037~1.886,P=0.028)是肝硬化静脉曲张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建模组预测模型的AUC为0.936(95%CI: 0.895~0.976),验证组预测模型的AUC 为0.891(95%CI: 0.807~0.975),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鉴别、校准和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收缩压、MAP(ASH)评分、Child-Pugh评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构建的预测模型有助于急诊室早期预测肝硬化静脉曲张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风险。
房延儒,王聪,虎骁龙,王兴义,杨立山. 肝硬化静脉曲张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风险的预测模型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4,33(5): 67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