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敌草快中毒早期危险因素筛选及对预后的预测
Screening of early risk factors and prediction of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diquat poisoning
作者:张晓凡,谷玉雷,朱志强,裴辉,谢佳丰
发布日期:2024-03-08

目的 分析敌草快中毒患者早期血清肌酐等水平的变化特点,筛选早期危险因素并评估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敌草快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入院第1天(D1)、第3天(D3)和第5天(D5)的血清指标及血气分析。根据中毒后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变量,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经过筛查共纳入88例患者,其中生存组40例,死亡组48例。死亡组的中毒剂量显著高于生存组[100(40.00, 120.00) mL vs. 50.00(20.00, 90.00) mL, P=0.003]。中毒剂量越多,病死率越高,口服>200 mL者共4例,均死亡。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ase, ALT)(D3、D5),肌酐(CR)(D3、D5),血淀粉酶(amylase, AMY)(D5)明显升高,氧分压(PaO2)(D5)明显降低(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D3)、AMY(D5)为中毒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aO2(D5)为独立保护因素。绘制ROC曲线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CR(D3)、AMY(D5)、PaO2(D5)预测敌草快中毒后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4、0.741、0.702。其中,CR(D3)预测中毒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 敌草快中毒患者,口服剂量越大,病死率越高。入院后CR(D3)、AMY(D5)、PaO2(D5)为敌草快中毒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尤其CR(D3)预测中毒后死亡的效能更高,在临床上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张晓凡,谷玉雷,朱志强,裴辉,谢佳丰. 敌草快中毒早期危险因素筛选及对预后的预测[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4,33(3): 286-290.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4.03.004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SBGJ202103066)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项目(22A320052);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22102310505)
伦理审批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和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KY-2022-0585)

关键词: 敌草快中毒 血肌酐 危险因素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