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花费等特点,在时间窗内进行早期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 EVT)以及开放侧支循环是实现AIS血流再灌注的三大主要方式。根据侧支循环代偿情况调整时间窗,提出了组织窗的概念,这是卒中再灌注治疗的一种模式转变[1]。研究发现,侧支循环状况是AIS预后的预测指标,血管开通率及预后与侧支循环状况密切相关[2]。近年来多项研究推动了血管再通时间窗的延长,特别是超过时间窗无法静脉溶栓(醒后卒中)的AIS患者,侧支循环评估对于静脉溶栓和EVT的实施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4]。
由于受时间窗及禁忌证的限制,很多AIS患者在急诊并不能进行静脉溶栓和EVT[5],因此开通侧支循环就成为实现血流再灌注的主要方式之一。为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急诊AIS患者侧支循环的评估与治疗,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组织来自国内急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神经影像等多学科专家,结合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参照《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指南与共识制定的规范与要求[6],采用德尔菲调查法制定共识,针对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密切相关问题,经所有参加共识制定的专家对每项内容表决,并对有争议问题进行反复讨论、调整和反馈直到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