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中暑免疫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immune dysfunction in heatstroke
作者:洪欣欣,刘喆滢,高经华,刘志锋
发布日期:2021-01-11
重症中暑(heat stroke,HS)是高温条件下出现体温升高超过40℃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种危重疾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1]。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是迅速降低机体核心温度。然而,即使在体温降至正常后,患者仍可出现严重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以及多脏器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等并发症,甚至死亡。炎症、免疫和内皮凝血功能障碍被认为是中暑由热应激发展到MODS的“第二关键点”理论的核心机制。其中,中暑免疫功能障碍被认为除了参与由热刺激和肠损伤引起的病原体内侵继发全身感染外,还涉及到全身脏器损害和不良预后,但目前关于中暑免疫功能的变化尚未有系统的综述,本文即对近年来中暑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以及炎症的变化研究发现进行综述,从而为更全面的认识中暑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洪欣欣,刘喆滢,高经华,刘志锋. 重症中暑免疫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30(1): 123-127.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01.0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571940,81741125],军队后勤医学科研项目[CWH17L020,17CXZ008, 18CXZ030]
关键词:
重症中暑
免疫介质
免疫细胞
获得性免疫应答细胞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1)
谢超宇. 热射病综合治疗方法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9:1153-1156
2)
李莉. Pin1介导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参与重症中暑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9:1079-1087
3)
曹彦. 内质网应激和NOD样受体蛋白3在重症中暑小鼠肠黏膜损伤中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9:1088-1094
4)
刘福菁.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3,32,1: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