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配置的专家共识
Expert Group of the crew configuration in Air Ambulance
作者:国家航空医学救援基地,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配置专家共识组    发布日期:2018-08-07    
国家航空医学救援基地,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配置专家共识组. 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配置的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27 (8):840-843.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8.08.004
作者单位: 100031 北京,北京急救中心(张进军); 100044 北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
通信作者:张进军, Email: zhang92560@163.com;姜保国, Email: jiangbaoguo@vip.sina.com

航空医学救援队伍是航空医学救援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是航空医学救援的灵魂和统帅,也是航空医学救援能够安全、顺利开展的关键。航空医学救援队伍包括飞行机组人员、空中医务人员、运行控制人员、通信人员、地面急救人员、管理人员、规划监管人员、研发人员等。飞行机组人员包括飞行员和飞行协助人员(技术人员、维修人员等),其中飞行员是指飞行时对航空器的运行和安全负直接和最终责任的驾驶员;空中医务人员是指接受过航空医疗救护相关专业培训并取得飞行资质的医务人员,一般包括医师、护士和其他医技人员;运行控制人员是指与飞行机组人员进行通信、提供天气简报、参与飞行前风险评估并监控飞行进程的人员;通信人员是指在飞行机组、医疗机构、急救现场以及其他相关组织机构和个人之间传递协调信息的人员。欧美国家对航空医学救援的人员配置进行了系统研究[1-3],制定了航空医疗服务人员配置标准与指南[4]。由于我国航空医学救援起步较晚,目前承担航空救援任务的医务人员尚不固定且随机性强[5-7],国内尚无航空医学救援专业队伍统一配置标准、航空医疗救护专业培训及人员资质考核认证标准。为此,我们在研究制定航空医学救援医疗装备标准专家共识的基础上[8],再次组织专家研究制定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配置的专家共识,以期为我国航空医学救援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共识仅限航空医学救援队伍中的医务人员配置标准,对于航空医学救援队伍中的飞行机组人员、运行控制人员、通信人员、地面急救人员、管理人员、规划监管人员、研发人员等与航空专业相关的人员配置请参照中国民航总局有关标准和文件要求[9]。
1.国内外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配置的现状
美国航空转运医务人员常规配置为1名护士和1名医疗辅助员,护士负责转运期间的医疗救护工作,医疗辅助员配合护士工作;重症患者航空转运医务人员常规配置为1名 ICU医师和1名 ICU护士,可根据需要增派1名呼吸治疗师;航空转运外科医疗团队常规配置为1名创伤外科医师和1名护士,可根据需要增派1名麻醉医师[10]。英国的重症患者航空转运医疗团队由2~3人组成,主要包括1名急救医师、1名急救护士和1名急救专业医技人员[11];伦敦空中急救中心航空转运救护团队由3~5人组成,主要包括1名高年资创伤外科医师(担任队长)、1名急救员和1名观察员,观察员多为实习急救医师或实习急救员[12]。德国空中救援机组常规配置为1名医师和1名高级医护助理[13]。瑞士空中救援团队常规配置为1名医师和1名护士[14]。日本急救(防灾)直升机救援团队常规配置为1名医生和1名护士[15]。目前我国各地已开展的航空医学救援基本上均配置1~2名医生和1名护士[16],尚无固定的配置模式和参考标准。
2.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常规配置组合
目前,我国急救相关医务人员主要有急救医师、急救护士和急救辅助人员。结合国外航空医学救援人员配置情况,我国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配置大致可分为医-护组合、医-医组合和护-护组合三种。
2.
1.医-护组合

医-护组合是目前公认的最普遍、最高效的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配置方式。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取得执业资格及各类急救培训资质认证,依情况具备至少3~5年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或院前急救等工作经验,且接受过航空医疗救护相关专业培训并获得飞行资质。“医”通常指院前急救医师、急诊科医师、重症医学医师或外科医师,具备专业的临床医学知识、良好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置经验。“护”通常指注册护士,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以及急危重症患者照护经验。医护各具优势,通过优势互补提高救治能力,发挥“1+1>2”的整体效能。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医-护组合的基础上再配置呼吸内科医师、麻醉医师或医疗辅助人员,可高效地救护不同类型患者[17]。

2.
2.医-医组合


医-医组合也是航空医学救援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医务人员配置方式。要求医师取得执业资格及各类急救培训资质认证,依情况具备至少3~5年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或院前急救等工作经验,且接受过航空医疗救护相关专业培训并获得飞行资质。“医”通常指两名不同专业的院前急救医师、急诊科医师、重症医学医师或外科医师,具备专业的临床医学知识、良好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置经验。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医-医组合的基础上再配置呼吸内科医师、麻醉医师或医疗辅助人员[18]。与医-

表1国内外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配置情况
国家 飞行员人数 医师类型及人数 护士类型及人数 其他人员类型及人数
美国 常规航空转运医疗团队 2名 -1名护士 1名医疗辅助员
重症患者航空转运医疗团队 2名 1名 ICU医师 1名 ICU护士 1名呼吸治疗师(按需)
航空转运手术医疗团队 2名 1名创伤外科医师 1名护士 1名麻醉医师(按需)
英国 重症患者航空转运医疗团队 2名 1名急救医师 1名急救护士 1名急救专业医技人员
伦敦航空转运救护团队 2名 1名高年资创伤外科医师 -1名急救员和1名观察员
德国 德国空中救援机组 1名 1名 -1名高级医护助理
瑞士 瑞士空中救援团队 2名 1名 1名 -
日本 急救(防灾)直升机救援团队 2名 1名 1名 -
中国 中国航空医疗转运团队 2名 1-2名 1名 -

护组合相比,医-医组合的临床诊疗水平较高,但人员成本较高、可调派性较差[19]。
2.3.护-护组合
护-护组合是航空医学救援中相对较为少的一种医务人员配置方式,常用于患者院际间转运和普通患者的监护运送。要求护士取得执业资格及各类急救护理相关资质认证,依情况具备至少3~5年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或院前急救等护理工作经验,且接受过航空医疗救护相关专业培训。与医-护组合相比,护-护组合的人员成本较低、人员稳定性和可调派性较好,但临床诊疗水平较低[20-23]。
3.航空医学救援中医务人员的配置
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的配置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航空器类型、性能及容纳情况等,患者的年龄、数量、疾病类型、病情等级等,医务人员的级别和专业类型等,呼救地医疗资源,救援运行成本,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等因素[19,24],见表2。
3.
1.按照病情等级配备医务人员

3.1.1
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的航空医学转运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和看护为主要任务,可配置至少1~2名医务人员,也可配置单独1名医师、单独1名护士、医-护组合、医-医组合或护-护组合。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取得执业资格及各类急救培训资质认证,依情况具备至少3~5年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或院前急救等工作经验,且接受过航空医疗救护相关专业培训并获得飞行资质。


推荐意见1:基础生命支持患者航空医疗转运医务人员配置可为单独1名医师、单独1名护士或医-护组合、护-护组合。
3.1.2 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是在基础生命支持的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和特殊技术(如心电监护、除颤器、人工呼吸器和药物等)进行心电监测,建立与维持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尽快明确心脏或呼吸停止患者的致病原因并对症治疗。高级生命支持航空医疗转运至少配置2名医务人员,组合方式以医-护组合为宜。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取得执业资格及各类急救培训资质认证,依情况具备至少3-5年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或院前急救等工作经验,且接受过航空医疗救护相关专业培训。
推荐意见2:高级生命支持患者航空医疗转运医务人员配置建议为医-护组合。表2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配置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具体因素内容
交通工具类型直升机;固定翼;救护车交通工具容纳患者数量;医务人员数量;能够添加的专业医疗
情况 设备数量及类型
患者年龄层 新生儿;儿童;成人;老年人
创伤患者;胸痛、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危

患者疾病类型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其他急危重症患者或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
患者病情等级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重症监护;特殊护理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医务人员级别院前急救医师;急诊科医师; (创伤 )外科医师; 和专业类型ICU医师;麻醉医师等。院前急救护士;急诊科护士;新生儿科护士;儿科护士; ICU护士;呼吸内科医师;体外循环灌注师;医疗辅助人员等
3.1.3
重症监护重症监护航空医疗转运指从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或事故现场运送急危重症患者,至少需要2名医务人员,组合方式以医-护组合为宜。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取得执业资格及各类急救培训资质认证,具备至少5年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或院前急救等工作经验,且接受过航空医疗救护相关专业培训。

推荐意见3:重症监护患者航空医疗转运医务人员配置建议为医-护组合,优先配置重症医学科医师和护士,也可以为医-医组合。

3.1.4
特殊护理特殊护理航空转运主要为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如实施动脉气囊反搏术患者、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新生儿患者、呼吸不稳定患者等)或特殊转运任务(如转运特殊血液、移植器官等)提供航空转运服务。在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转运中,至少需要配置2名医务人员,组合方式以医-护组合为宜,其中新生儿患者需要配置1名新生儿 ICU医师、1名新生儿护士或呼吸治疗师;在特殊任务转运中,人员配置可为单独1名医师、单独1名护士、医-护组合、医-医组合或护-护组合。特殊护理航空转运原则上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取得执业资格及各类急救培训资质认证,依情况具备至少3~5年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或院前急救等工作经验,且接受过航空医疗救护相关专业培训,特殊任务转运中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依具体情况可适当降低或调整。


推荐意见4:特殊护理航空转运视具体护理情况而定。
3.2
按照患者年龄层配备医务人员

3.2.1
新生儿患者有研究表明,新生儿患者救治成功率与转诊机构、医疗转运团队有较大关系。在新生儿患者医疗转运中,结合不同医务人员的特点[25],需要配置至少2名医务人员,组合方式以医-护组合为宜,建议人员配置为至少1名新生儿医师和1名护士,优先配置新生儿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派新生儿护士或呼吸内科医师,该组合方式人员可调派性较好、成本适中,且呼吸道管理技术水平较高。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均接受过航空医疗救护相关专业培训,新生儿或儿科专业医务人员需同时具备至少5年临床或护理工作经验以及至少3年新生儿或儿科重症监护工作经验,非儿科医务人员接受过新生儿或儿科相关专业强化培训。

推荐意见5:新生儿患者航空医疗转运医务人员配置建议为医-护组合,即新生儿医师和新生儿护士。

3.2.2
儿科患者医疗转运团队的专业性对儿科患者在转运途死亡或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着很大影响[26-27]。在儿科患者航空医疗转运中,根据不同医务人员的优劣势,需要配置至少2名医务人员,组合方式以医-护组合为宜,建议人员配置为至少1名儿科医师和1名护士,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派呼吸内科医师,优先配置儿科专业医务人员。以上组合方式人员可调派性较好、成本适中,且呼吸道管理技术水平较高。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均接受过航空医疗救护相关专业培训,儿科专业医务人员需同时具备至少5年临床或护理工作经验以及至少3年儿科重症监护工作经验,非儿科医务人员接受过新生儿或儿科相关专业强化培训。

推荐意见6:儿科患者航空医疗转运医务人员配置建议为医-护组合,即儿科医师和儿科护士。

3.2.3
成人患者在成人患者的航空医疗转运中,患者多为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性脑血管疾病或创伤患者,要求承担转运任务的所有医务人员应取得执业资格及各类急救培训资质认证,依情况具备至少3~5年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或院前急救等工作经验,且接受过航空医疗救护相关专业培训。


推荐意见7:成人患者航空医疗转运医务人员配置可为医-护组合、医-医组合或护-护组合,建议优先医-护组合。

4.结语
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的配置应该综合考虑患者人群、医务人员情况和转运航空器类型等多种因素,应根据患者年龄、疾病类型、病情等级、不同呼救现场状况等因素调配不同类型的航空器和不同组合的航空救援医疗团队。此外,参与航空医学救援的医务人员应同时具备良好的体能、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和高空适应能力,胜任在直升机或固定翼上开展医疗救护服务的执业需求。因此,所有医务人员在正式上机服务前必须进行适航性训练,也要经过正规航空专业培训课程学习,熟悉航空器性能,掌握航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只有医务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与资源合理配置同时兼具,才能为航空医学救援提供技术保障,才能使病伤员尽快脱离生命危险,降低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推荐意见8:所有从事航空医学救援任务的医师和护士,在具备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或护士资格证书的基础上,均应取得航空医学专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执笔:娄靖、张进军
共识专家组成员(按姓名汉语拼音排序):曹威(北京华彬天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何小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胡南(北京急救中心)、郭伟(北京天坛医院)、姜保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宗浩(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刘红梅(北京急救中心)、刘江(北京急救中心)、娄靖(北京急救中心)、马岳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马渝(重庆市急救中心)、潘胜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彭博(首都医科大学)、钱嗣维(中飞医疗有限公司)、秦宇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王天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志翔(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熊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国强(中日友好医院)、张进军(北京急救中心)、张晴晴(北京小汤山医院)、张文中(北京急救中心)、赵小纲(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周慧聪(北京急救中心)

参考文献

[1] Dissmann PD, Clerc SL.The experience of Teesside helicopter emergency services: doctors do not prolong prehospital on-scene times[J]. Emerg Med J,2007,24:59-62.DOI:10.1136/ emj.2006.038844.

[2] Frakes M,Lord W. EMS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flight nurses[J]. Air Med,2004,23(5):38-40.DOI:10.1016/ j.amj.2004.06.003.

[3] Roberts K , Blethyn K, Foreman M,et al. In.uence of air ambulance doctors on on-scenetimes, clinical interventions, decision-making and independent paramedic practice[J]. Emerg Med J,2009,26:128-134.DOI:10.1136/emj.2008.059899.

[4] Ira J. Bluman. Principles and direction of air medical transport[M]. Air Medical Physician Association,2015.

[5]张露丹 ,冯铁男 ,王朝昕 ,等 .国内外空中医疗救援发展现状[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3):59-61.DOI:10.3877/cma.j.is sn.2095-9133.2015.03.019.

[6]吕瑞 ,巴衣尔策策克 ,彭明强 .国内外空中医学救援发展及现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 2017,12(6):569-573.DOI: 10.3969/j.issn.1673-6966.2017.06.022.

[7]吕瑞 ,彭明强 .我国空运救护队组建实践及探索[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 2017,31(2):116-117.DOI:10.3969/ j.issn.1001-0025.2017.02.015.

[8]航空医学救援医疗装备专家共识组 .航空医学救援医疗装备的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27(2):141-144.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8.02.007.

[9] http://www.caac.gov.cn/XXGK/XXGK/index_172.html?.=15

[10] Phillips J, Kuhlman C, Evanson C. Air medical transport residency program for flight nurses and paramedics[J]. Air Med J,2017, 36(2):77-80.DOI:10.1016/j.amj.2017.01.005.

[11] Johannigman JA. Critical Care Aeromedical Teams: then, now and what's next[J]. J Trauma-Inj Infect Crit Care,2007,62(6):S35. DOI: 10.1097/TA.0b013e31806540f3.

[12] Simpson N, Bartley B, Cor. eld A R, et 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British 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and Australian Air Medical Services[J]. Emerg. Med J, 2012, 29(3):243-246.DOI: 10.1136/emj.2010.094789.

[13] Reinhardt K. Principle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he air rescue system in Germany[J]. Air Med J, 2000, 19(3):110.

[14] Langhelle A, Lossius HM, Silfvast T,et al. International EMS Systems: the Nordic countries[J].Resuscitation,2004,61(1):9-21. DOI:10.1016/j.resuscitation.2003.12.008.

[15] Wataru Nishikawa. HEMS in Japan: Expanding the Doctor-Heli program[J]. Air Rescue,2013,3:176-177.

[16]吕瑞 ,彭明强 .我国空运救护队组建实践及探索[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7,2(31):116-117. DOI:10.3969/j.issn.1001-0025.2017.02.015.

[17]刘健 ,孙钢 ,王宝成 .非战争军事行动空中医疗救援理念与体会[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4,2(12):694-696.DOI:10.13919/ j.issn.2095-6274.2014.12.010

[18] Consensus Group Congress of Air Medical Transport: The Role of the Physician Air Medical Physician Association[J]. Principles and Direction of Air Medical Transport.89-96.

[19] Jacqueline C. Stocking. Crew Configuration[M].Principles and Direction of Air Medical Transport.50-56.

[20] Frakes M, Lord W. EMS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flight nurses[J]. Air Med J, 2004, 23(5):38-40.

[21] Air & Surface Transport Nurses Association. Role of the registered nurse in the out-of-hospital environment[position statement]. ASTNA website. www.astna.org. Accessed June 14, 2012.

[22] Bader G, Terhorst M, Heilman P,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flight nursing practice[J]. Air Med J, 1995, 14(4):214-218.

[23] Air & Surface Transport Nurses Association (AST-NA). Quali.cations, orientation, competencies,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transport nurses. (2008)[position statement]. ASTNA website. http://www.astna.org/documents/ContinuingEducation-Rev2008.pdf. Accessed October 3, 2012.

[24] Blumen I,Lemkin DL. Principles and Direction of Air Medical Transport. Salt Lake City: Air Medical Physician Association; 2002.

[25] Ohning B & Driggers K. Transport of the critically ill newborn. Emedicine website.www.emedicine.com. 2003. Accessed February 20, 2005.

[26] Edge W, Kanter R, Weigle C, et al. Reduction of morbidity in interhospital transport by specialized pediatric staff[J]. Crit Care Med, 1994, 22:1186-1191.

[27] Orr R, et al. Pediatric specialty care teams are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morbidity during pediatric inter-facility transport. Presentation, June 2000,2000 Conference on Neonatal and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Transport,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hicago, IL.

(收稿日期: 2018-07-01)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8.08.004


关键词: 转运 航空急救 航空医学救援 专家共识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急诊专业委员会. 航空医学救援医务人员培训的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8:948-951
  • 2) 金洋. 从巴彦淖尔市航空医疗实践探讨如何构建西北地区空中急救体系[J]. 中国急救医学,2019,39,6:610-613
  • 3) 苏盼. 区域性危重症患者空中医学转运流程的应用与探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10:1378-1380
  • 4)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空间站任务院前医学救援医务人员配置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2,31,6:725-727
  • 5) 王瑞娟. 空间站任务阶段航天员的医疗救护保障[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2,31,6:736-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