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危重患者腹内压的影响
The impact of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with different mode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critical patients
作者:王涛,王箴,沈光贵,姜小敢,吴敬医,袁荆,张美君,鲁卫华
发布日期:2016-06-13

目的 探讨辅助控制通气(A/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气道双相正压通气(BIPAP)三种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危重患者腹内压的影响。方法 将45例接受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C组、SIMV组及BIPAP组,每组15例,经尿道膀胱内压力(UBP)测量腹内压,分别于机械通气前、24h、48h、72h观察UBP的变化。同时进行呼吸力学(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及平均气道压)及氧合指数监测。结果 3组患者氧合指数、Ppeak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机械通气48、72小时BIPAP组Ppalt、Pmean及腹内压高于A/C组与SIMV组(P<0.05),A/C组和SIMV组相比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IPAP机械通气模式可使患者腹内压增高,在存在腹高压危险因素或已有腹高压的患者中应谨慎使用。

王涛,王箴,沈光贵,姜小敢,吴敬医,袁荆,张美君,鲁卫华.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危重患者腹内压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25(6): 834-837.
DOI号:

基金项目:皖南医学院中青年科研基金(WK2014F12)

关键词: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腹内压 机械通气模式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王旭东. 不同测量方法在经膀胱腹内压测量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06:695-696
  • 2) 黄赣英,傅蓉,谢菊艳. 气囊测压表测压法在重症患者膀胱压监测中的应用[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12,1:53-55
  • 3) 徐芳媛. 直接测压法测量腹内压正常值范围及腹水与腹内压波动关系的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8:1317-1319,1343
  • 4) 王喆. 肥胖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腹内压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5:87-91
  • 5) 曾妃. 15例成批特重度烧爆复合伤患者合并腹内高压的临床干预实践[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3:351-353
  • 6) 袁梦湄. 腹内压监测在腹腔高压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9:2353-2357
  • 7) 杨慧. 成人急危重症患者腹内压测量的最佳证据总结[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3,29,4:458-4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