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摘要】 目的 建立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血清百草枯(paraquat,PQ)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下,以25mmol/L pH 1.97甘氨酸-HCl (含40mmol/L NaCl)为电泳缓冲液,在非涂层石英毛细管(47cm75m内径)中进行电泳。血清标本离心后用H2O 稀释10倍后直接压力进样4S,20kV电压分离后通过二级阵列管检测器(DAD)检测,检测波长200nm。对该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评价。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26例急性PQ中毒患者血液标本,男4例,女22例。测定26例中毒患者血清中PQ含量,评价PQ含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PQ在2.85min左右出峰。PQ在2~10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γ为0.9999(P < 0.01),检出限为0.125μmol/L。血清中PQ峰面积的平均日内(n=10)和日间(n=10)CV分别为3.44%和4.27%。PQ的平均回收率为94.21%。敌草快对测定无干扰。26例PQ中毒患者血清PQ浓度中位数9.55(0~233.6)μmol/L,存活组(n=10)血清PQ浓度中位数0(0~2.8)μmol/L,死亡组(n=16) 血清PQ浓度中位数27.1(5.1~233.6)μmol/L。存活组与死亡组血清PQ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血清PQ浓度测定方法,标本用量少,检测前标本不需要特殊预处理,标本离心稀释后直接进样,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为临床常规开展血液中PQ含量检测提供有效方法。患者血清PQ浓度≥5.1μmol/L可能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吴惠毅,吉艳,张春燕,赵绍林,杨晋,胡文霞,陈晓兵. 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检测血清百草枯[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1397-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