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期刊中心
938例下消化道出血临床病因分析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olonoscopy character for 938 below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作者:马娟,邓卫平,曾志刚,刘婉薇,王启仪,沙卫红
发布日期:2014-12-03

目的:回顾性分析938例下消化道出血病因。方法:收集我院下消化道出血患者938例,接受结肠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分析不同年龄组间病因构成差异。结果:902例经结肠镜检查明确病因,总检出率96.16%。主要病因依次为大肠恶性肿瘤(41.26%)、大肠息肉(12.37%)、炎症性肠病(9.59%)、大肠糜烂溃疡性病变(10.34%)、痔疮出血(8.64%)。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三组间比较,大肠恶性肿瘤和大肠息肉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炎症性肠病和糜烂溃疡性病变逐渐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肠病变出血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有所下降,组间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对下消化道出血有重要作用,检出率高,主要病因为大肠恶性肿瘤、大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糜烂溃疡性病变、痔疮出血。青年组更易出现炎症性肠病或糜烂溃疡性炎症;中老年组更易发生大肠恶性肿瘤或息肉。

马娟,邓卫平,曾志刚,刘婉薇,王启仪,沙卫红. 938例下消化道出血临床病因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1358-1361.
DOI号: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81001112) 和广州市科技局珠江科技新星项目(编号:2012J2200019)

关键词: 下消化道出血 结肠镜 大肠恶性肿瘤 大肠息肉 炎症性肠病 糜烂溃疡性病变 痔疮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陈笑英. 血红蛋白与血小板比值预测急诊消化道出血的灵敏度及特异度[J]. 分子影像学杂志,2016,,3:245-247
  • 2) 付志刚,张晓磷,余成新,等. DSA结合3D-DSA和XperCT诊断下消化道大出血[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25,8:720-723
  • 3) 吴东.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7,16,05:337-341
  • 4) 邓卫平. 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的临床特点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3:1592-1596
  • 5) 赵云华. 罕见髂动脉结肠瘘致下消化道大出血1例[J]. 中国医刊,2017,52,01:14-16,17
  • 6) 唐瑾. 剖腹探查对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价值[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23,02:149-152
  • 7) 杨潇. 急诊结肠镜诊治急性下消化道出血188例临床分析[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1,30,12:1376-1381
  • 8) 曾志刚. 化痔栓联合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在内痔治疗中的短期和长期疗效评价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5:4412-4417
  • 9) 黄莹静. 儿童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2,27,2:131-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