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间断声门下吸引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
The preventing effect of Intermittent Aspiration of Subglottic Suction in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作者:叶纪录,濮雪华
发布日期:2014-10-09

[目的]评价间断声门下吸引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意义。方法选2009年8月一2011年8月收住本院重症医学科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的卒中患者,年龄18岁以上。随机分为间断声门下吸引组(IASS组)与不行声门下吸引组(NASS组),间断吸引的时间为2小时。记录SAP发生率、住ICU时间、28 d病死率等。结果共有202例患者入选,IASS组102例,诊断SAP23例;NASS组100例,诊断SAP43例。DASS组、NASS组SAP发生率分别为22.5%、43.0%(P值为0.002)。NASS组发生SAP患者住ICU时间、28 d病死率显著增加(p值分别为0.011 、0.001)。结论 间断声门下吸引可显著降低SAP的发生率。

叶纪录,濮雪华. 间断声门下吸引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23(10): 1166-1168.
DOI号:

基金项目:2012泰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关键词: 间断声门下吸引 肺炎 卒中相关性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钟明媚. 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9:1004-1010
  • 2) 单凯,郭伟.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疗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2016,11,4:324-330
  • 3) 杜庆霞. AIS-APS评分在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10:1268-1271
  • 4) 路栋栋.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 实用老年医学,2016,30,11:892-8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