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创伤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umatology tal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作者:吕传柱,彭磊,安涛,赵志蓉
发布日期:2014-05-02

创伤是人类生活中最常发生的事件。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加之交通运输的多样化和日趋繁忙,致使各种交通意外伤害、工伤意外事故急剧增多。全世界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70万人。我国每年仅道路交通事故就死亡约9万人,占世界各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第1位[1]。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处理创伤患者采用的基本模式是由急诊科医生负责将创伤患者分检、分送到其他专科。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有些医院已经在急诊科开展了严重多发伤的一体化救治或建立了与急诊科紧密结合的创伤专科,在一些大型医院建立了一些综合性的创伤中心,如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和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
在德国,每一个较大的综合性医院都有创伤外科,主要是以创伤骨科患者为主,但创伤外科ICU则专门收治多发伤和复合伤患者,并有一名专职教授负责[2]。自1980年起,美国各地纷纷设立了专门负责创伤患者救治的创伤中心,并且培养了专业的创伤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3-4]。
近年来我国创伤的临床救治水平与基础科研虽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创伤医学尚不是以一个学科而独立存在,甚至连二级学科都不是,在学校和医院中附属于急诊医学,学科发展的方向不明确。教育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一环,创伤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必须适应创伤医学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在创伤医学的医学专业教育、创伤医生的专科培养、科研人才的培育上下功夫,建立完善的创伤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才能更好的培养创伤医学专业人才队伍,从而促进创伤医学的发展。

吕传柱,彭磊,安涛,赵志蓉. 创伤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23(5): 485-486.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4.05.001


关键词: 创伤 创伤人才 培养体系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李军,罗吉辉. 急诊室危重症创伤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急救干预方法探究[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2:113-115
  • 2) 张娜. 海南省区域协同创伤救治体系的设计与成效[J]. 临床急诊杂志,2017,18,07:493-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