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基于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胸外按压标准对CPR操作者按压质量及疲劳的研究
An investigation on fatigue of witness and quality of compression according to the consensus in the 2010 guideline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作者:杨正飞,黄子通    发布日期:2014-04-01    

目的 探讨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胸外按压标准对非医学专业的心肺复苏操作者按压质量和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96名学员,按照自愿原则参与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培训。学员按随机数字法分入2010指南组与2005指南组,分别教授相应指南推荐的按压标准。学员在模拟人上进行练习并考核合格后进入正式研究。两组学员分别进行8 min连续不间断的单纯胸外按压,对比两组间学员的基础状态、按压深度、按压频率、主客观疲劳程度变化情况。结果 2010指南组、2005指南组分别有42、39人纳入正式研究,两组间学员在性别构成比、年龄、身高、体质量、基础心率、收缩压、乳酸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用重复测量方差对8 min胸外按压过程分析显示,2010指南组按压深度、按压频率均显著高于2005指南组(P<0.05),但同时伴随2010指南组操作后的心率、收缩压、乳酸变化均高于2005指南组(P<0.05)。从主观疲劳程度分析,尽管2010指南组学员在第1分钟仍处于主观相对轻松状态[(11.35±1.29) vs.(10.54±1.74),P=0.000],但已客观出现按压质量下降的事实[(47.63±7.87) mm vs.(40.26±5.93) mm,P=0.000]。结论 非医学专业人士按照2010年指南进行心肺复苏时,可以实施符合指南要求的胸外按压,但同时会加速疲劳。在按压第1分钟,虽然操作者主观未疲劳,但已出现按压质量下降。因此,本研究提示,实施单纯连续胸外按压时,进行1 min轮换可能更有利于保证按压质量。

杨正飞,黄子通. 基于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胸外按压标准对CPR操作者按压质量及疲劳的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23(4): 411-415.
DOI号:


关键词: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胸外按压质量 疲劳程度 模拟人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孙东. 基于模拟人系统的室内人工合成训练环境在机动卫勤分队训练中的应用[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2,8:770-772
  • 2) 李伟. 机械胸外按压:主力还是替补?[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10:1186-1189
  • 3) 谢宗贤. 心肺复苏仪在急诊和ICU心肺复苏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急诊杂志,2016,17,9:717-719
  • 4) 杜贤进,魏捷,吕菁君,田丹. 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在心肺复苏培训中应用的效果研究[J]. 临床急诊杂志,2016,17,7:542-545
  • 5) 张晖. 传统培训和标准视频培训在心肺复苏中的质量效果比较[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06:699-701
  • 6) 文才. 心肺脑复苏研究模型:从细胞到高端模拟人[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01:16-21
  • 7) 张晖. 实时质量反馈系统对心肺复苏质量衰减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2018,38,04:298-300
  • 8) 朱小丽. 急进高原行动对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操作质量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7:69-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