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2011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The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Urumqi pre-hospital first aid in 2011
作者:杨建中,贾志军,亚力坤•赛来,肖开提•伊布拉音,帕尔哈提•拜合提
发布日期:2014-01-27
【本文入选2015年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项目”(F5000)】
目的 分析2011年乌鲁木齐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的特点。
方法 采用前瞻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2011-01-01~2011-12-30乌鲁木齐市“120”中心所受理的患者进行性别、年龄、族别、疾病谱、出警高峰、急救时间等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结果 乌鲁木齐市“120”急救中心全年共计53786人次,有效接警47260人次,无效接警6526人次,占13.8%,。男:女为1.61:1;接警族别中汉族最多,为37043人,占78.38%;其次为维吾尔族6697人次,占14.17%;排名前五名的疾病谱为交通伤、心血管性疾病、中毒、创伤、脑血管疾病;全年各月出警较为平均在3000-3500次,平均日接警147人次;出警的高峰段在10:00-13:00、16:00-18:00、21:00-24:00;接警患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39岁、70-79岁,其中以30-39岁人群居多。
结论 重视本地区的疾病谱、接警高峰、年龄好发段,为乌鲁木齐市120运转模式的改变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杨建中,贾志军,亚力坤•赛来,肖开提•伊布拉音,帕尔哈提•拜合提. 乌鲁木齐市2011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33-236.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4.02.03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60158)
关键词:
乌鲁木齐市
院前急救
流行病学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1)
赵艳. 2013年襄阳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研究[J]. 临床急诊杂志,2014,15,11:
2)
杨建中,李树林,张亚楼,帕尔哈提·拜合提,王晓静,马宏飞,亚力坤·赛来,肖开提·依布拉音,贾志军. 乌鲁木齐市2011—2012年院前急救急性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2:1384-1387
3)
杨建中,王晓静,帕尔哈提·拜合提,李树林,马宏飞,亚力坤·赛来,肖开提.依布拉音,依力哈木·买买提. 乌鲁木齐市院前急救转运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2:
4)
马宏飞,肖开提·依布拉音,杨建中,亚力坤·赛来,王晓静,贾志军,阿合买提江·帕哈丁,帕尔哈提·拜合提. 转运模式改变对乌鲁木齐市院前急救资源利用情况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2:
5)
向莉. 重庆市主城区“120”院前急救内科疾病种类变迁与对策探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09:
6)
亚力坤·赛来. 1480例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09:
7)
管凌波. 新疆某三甲医院329例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调查[J]. 海南医学,2016,27,5:843-845
8)
张国明. 广州市中心城区2015年院外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05:410-413
9)
尤映彬. 深圳市宝安区某医院急诊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18,38,02:34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