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研究口服丙酮酸钠-葡萄糖-电解质液(PGES)对45%血容量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复苏效果。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异氟烷吸入麻醉(5%诱导,2%维持)行胃造瘘置管及左侧股、动静插管。随机分为失血休克不复苏组(NR,n=20),失血休克口服丙酮酸盐糖液组(PGES,n=20),失血休克口服碳酸氢盐糖液组(BGES,n=20)。三休克组按全身血容量的45%分两次间隔15min放血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20-30mmHg 0.5h制作致死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口服补液组于失血休克后0.5h经胃造瘘管采用输液泵6h内匀速输入2倍失血量的PGES或BGES。各组于失血前、失血后0h、1h、2h、4h各时间点测定MAP,并取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指标。另76只大鼠随机分为NR组(n=18)、PGES组(n=24)、BGES组(n=24)和手术后不放血对照组(NH,n=10),观察其失血后存活时间并进行24h生存分析。 结果: PGES组和BGES组大鼠的24h存活率显著高于NR组(45.8%比4.2%,P<0.01; 20.8%比4.2%,P<0.05),且PGES组24h存活率显著高于BGES组(45.8%比20.8%,P<0.05)。脏器功能观察中NR及两口服补液组失血休克后1h、2h、4h的指标:ALT、CK-MB、Cr和iFABP均分别显著高于失血前水平(P<0.01)。失血后2h、4h口服PGES和BGES组的 ALT、CK-MB、Cr和iFABP均分别显著低于NR组(P<0.01),且PGES组明显低于BGES组(P<0.05)。结论:口服含丙酮酸盐的ORS液 (PGES)在改善致死性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脏器功能指标及延长动物生存的效果优于含碳酸氢盐的ORS液(BGES)。WHO推荐的ORS液有望得到进一步改良,丙酮酸盐糖液有可能成为无静脉复苏条件下救治致死性失血休克的首选口服补液盐。
喻文,罗红敏,钟毓贤,谢志毅,胡森. 口服丙酮酸盐糖液对致死性失血性休克大鼠脏器功能及存活率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23(1): 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