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期刊中心
地震现场差异化心肺复苏
作者:王立祥,郑静晨
发布日期:2013-09-02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最强,危害程度最大,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1-2]。如何在坍塌、埋压的废墟内对心脏呼吸骤停伤员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率,是从事地震医学救援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地震时伤者所处的地域环境、时令气候、不同对象、复杂伤情、救治条件等诸多差别,给医学救援工作增大了心肺复苏的难度.如何遵循地震灾害后救援的规律,针对心脏呼吸骤停伤者的不同类型[3],寻求一条因地、因人、因情、因器、因时而异的差异化心肺复苏途径,对于地震救援中科学实施心肺复苏尤为重要。

王立祥,郑静晨. 地震现场差异化心肺复苏[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949-950.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09.001


关键词: 地震 灾害救援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途径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孟庆义. 传承与发展:论立中国心肺复苏之言[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9:693-698
  •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灾害儿科学学组,中国人民解放军儿科学专业委员会. 地震背景下儿童现场救治与转运专家共识[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0,22,5:391-395
  •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灾害儿科学学组. 水灾害背景下儿科应急救护和转运方案[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0,27,3:198-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