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致塑型性支气管炎1例并35例文献复习
Plastic bronchitis due to multi-drug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 children: report of a case and literature review
作者:辛毅,万代红,初清,王璇,李爱敏,高兴娟
发布日期:2013-06-03

目的 了解Ⅰ型塑型性支气管炎(PB)的临床特点,探讨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报道1例因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导致的Ⅰ型PB病例,并检索相关文献。纳入符合Ⅰ型PB病例,根据临床预后进行分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救治特点。结果 22篇符合Ⅰ型PB的文献,报道35例病例,加本例共36例。男29例,女7例;年龄10月~15岁,平均4.5±2.76岁。17例具有基础疾病:哮喘/气道高反应12例、镰状细胞贫血1例、地中海贫血1例、早产1例、支气管扩张1例、2型糖尿病1例。起病时临床表现:咳嗽29例、发热26例、喘息9例。入院时表现为呼吸窘迫或低氧血症者35例;呼吸支持方式:26例接受机械通气(MV)、4例辅助给氧、6例呼吸支持方式不详。入院时X线(包括胸片和/或肺部CT)表现:肺不张33例、肺含气量减低而疑诊“气管异物”者3例,合并气胸、纵膈皮下气肿等气漏表现6例。确立诊断方式: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者35例,通过尸检者1例。纤维支气管镜下塑型堵塞支气管树范围:双侧主支气管均堵塞1例、一侧主支气管+对侧肺段≥1者4例、一侧主支气管堵塞25例、肺叶/肺段支气管堵塞5例;1例尸检示左主气管完全阻塞。塑型清除时机:入院12小时内清除塑型18例、12~24h内清除者11例、24~48h内清除者4例、超过48h或未清除者3例。支气管塑型清除方式:通过纤维支气管镜30例、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和气道内滴入rhDNase者1例、单纯行气道内吸引2例。住院期间发生并发症3例:呼吸心跳骤停2例、心律紊乱1例。病原学阳性17例:混合感染2例(分别为草绿色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曲霉菌培养阳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9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流感嗜血杆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人博卡病毒1例。预后:完全康复30例,纳入预后良好组;死亡4例、遗留脑梗塞后遗症1例、并发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持续深昏迷状态1例,纳入预后不良组,共6例。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入院时临床表现、X线征象、呼吸支持方式、塑型阻塞支气管树范围、清除塑型的方式、清除塑型时机、并发症以及病原学结果表明入院后塑型清除时机(P=0.00)、并发症(P=0.01)在两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Ⅰ型PB常常在哮喘、呼吸道感染等基础上发生急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影像学表现为非特异性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术有助于诊断和移除支气管塑型、纠正低氧合。及时识别并尽早清除支气管塑型可获得良好预后。

辛毅,万代红,初清,王璇,李爱敏,高兴娟.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致塑型性支气管炎1例并35例文献复习[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22(6): 621-621.
DOI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