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二维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二维超声表现:28例病灶均位于腹壁切口下,病灶最大一个3.2cm×2.7cm×1.5cm,最小一个2.0cm×1.2cm×1.0cm,17例病灶位于腹壁脂肪层,9例位于腹壁肌层,2例穿透肌层累及腹膜;21例病灶呈不均质低回声,7例呈囊实混合型,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周边呈毛刺状或伪足样,后方大多可出现声衰减,囊实混合型边界尚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23例病灶内见点状或短条状血流信号,血流频谱呈低速高阻型动脉血流;5例病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28例全部接受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查腹壁切口下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有效方法,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对于本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鲁建兴,李星云.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价值[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21(10): 1166-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