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评价采用中性树脂的直接血液灌流 (NS-DHP) 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至2010年革兰氏阴性杆菌脓毒血症42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D组)18例和对照组(C组)24例。两组患者均予脓毒症集束化治疗,D组在确诊后即行NS-DHP治疗。采用Baxter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机,使用HA330血液灌流器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血液灌流每次治疗2.5 h,每隔24 h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48、72 h时点监测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OI)、平均动脉压(MAP)、多巴胺用量(DA),静脉采血监测血浆内毒素水平(ET)、血清TNF-α水平、IL-6水平、IL-10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CRP),并比较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及ICU停留时间。结果D组患者均能耐受血液灌流治疗,无不良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未接受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在治疗24、48、72 h时点,其APACHEⅡ评分、DA、CRP、ET、TNF-α及IL-6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OI、MAP均明显上升(P<0.05),而IL-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24、48、72h时点,D组的APACHEⅡ评分、DA、CRP、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C组(P<0.05),而OI和MAP均高于C组(P<0.05),但两组间ET、IL-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采用中性树脂的血液灌流可降低革兰氏阴性菌脓毒症休克患者APACHEⅡ评分和多巴胺用量,降低C反应蛋白、TNF-α和IL-6水平,提高氧合指数及平均动脉压,而对内毒素水平、28 d病死率、ICU停留时间无影响。
苏伟,杨智,许东琳,杨自力. 采用中性树脂的直接血液灌流早期辅助治疗革兰氏阴性菌脓毒症休克[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21(7): 746-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