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我国急诊医学的展望——对“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解读
作者:李春盛
发布日期:2010-01-10

李春盛. 我国急诊医学的展望——对“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解读[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19 (1):5-5.

伴随着元旦慷慨激昂的钟声,2010年带着收获的喜悦,带着理想的憧憬向我们走来。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建国60周年,也距我国卫生行政部门颁布关于成立医院急诊科条例26周年。

急诊科作为医院显现其管理水平、技术服务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窗口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目前医院急诊科无论从构建面积、模式、设施及管理与社会的需求、病人量的日益增加,所承担的任务及服务范畴和功能远远不相适应。这份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关于医院建立急诊科条例的文件,已不能适应目前的需求。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应时而生。

1 对于“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解读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于2009525日由卫生部正式颁布,这是继1983年卫生部关于医院建立急诊科的又一个重要文件。“指南”共分6章共计45条,附件2个。“指南”集中体现如下特点:(1)有利于指导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有利于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医疗救治水平;有利于为保证急诊医疗质量和安全。(2)强调了急诊科在医院中的重要地位。(3)强调了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4

对急诊科的构建、设置、运行、人员配备、科室管理、检查评估作了详细规定。(5)首次对急诊科人员的配备作出了明确规定:强调急诊医师、护士固定率均要在75%,且急诊医师必须从事3年以上临床工作才能在急诊科工作,同时要求急诊科学科带头人和护理学科带头人是从事急诊医学专业的副主任医师和主管护师。(6)对急诊科的管理专门做了论述。(7)对急诊科医务人员在职称晋升及分配政策方面予以倾斜。(8)强调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急诊医疗质量的监控、评估,以保证急诊医疗安全,有利于急诊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促使急诊医学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人民健康要求相适应。(9)在附则中特别强调了急诊医师应当经过规范化的培训并考核合格上岗。(10)对急诊科仪器设备基本配置作了要求,除抢救仪器之外,特别要求应配备便携式超声仪、血液净化和快速床旁检验设备。

2 急诊医学发展的前景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文件的出台,急诊医师准入制度,急诊科医护人员固定75%,有利形成一支稳定的急诊队伍;中华医学会主编的《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急诊医学分册》相继出版,为急诊医务人员临床诊疗提供依据;《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作为急诊医务人员自己的学术期刊为学术交流构建平台;职称晋升和分配政策向急诊倾斜,激励有才华有理想的青年医师选择急诊。这些因素均是促进急诊医学发展的有利条件。然而急诊医学要成为优势学科应具有六个要素:(1)有足够数量的病人群 急诊病人既是服务对象,又能体现急诊医疗水平,同时还是医、教、研的载体;(2)要有团队精神 急诊科人才梯队,年龄、职称、学历、结构要合理、团结向上、愿干事业;(3)有固定的研究方向 要有国家级项目的科研基金,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4)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支撑;(5)在本学科要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辐射力;(6)能培养训练一支能干的急诊专业队伍。

急诊医学是一个年轻的临床专业,急诊医学发展需要我们坚持“5P”精神:热情(Passion)、恒心(Patient)、坚守(Persistent)、脚踏实地的实践(Practice)、必定能达到辉煌的前景(Prosperity)。只要急诊人对急诊发展有自信、坚持自尊、自强、自立、不妄自菲薄,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永不放弃,坚信急诊医学未来充满生机。

2010年新春到来之际,谨以此文与从事急诊事业的广大同仁共勉,并祝大家新春快乐!


DOI号: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0.01.001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孙婷. 浙江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培训与考核[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8:920-922
  • 2) 秦寒枝. 团队式急救模式培训在急诊护士急救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 安徽医学,2012,33,6:753-754
  • 3) 叶烨,李焕梅. 急诊科237例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分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7:1181-1182
  • 4) 周艳萍. POCT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9:3264-3265
  • 5) 刘英. 床旁快速检测危急值在急诊科的应用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4:97-99
  • 6) 陈伟明. 儿科系统急救流程建设[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6,23,7:446-449
  • 7) 何小军. 高质量发展时代的急诊医学学科建设[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2,31,1:1-3
  • 8) 吕传柱. 急诊医学学科发展与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 ——也谈对急危重症护理的启发[J].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23,4,1: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