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在临床重症患者急救中的作用倍受关注。对其在脑缺血和脑外伤后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较多,对脑炎的治疗报道较少。病毒性脑炎,尤其是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E)是神经科常见病,其致死率、致残率高,虽然目前应用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使多数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死亡率下降,但其致残率仍然较高,尤其对高级神经活动的影响显著,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功能。本研究旨在观察亚低温对HSE患者近期康复的影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的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在脑内占全部可溶性蛋白1.5%,而在正常体液中含量甚微,当神经元水肿、变性、坏死时,NSE通过受损的细胞膜及血脑屏障释放入血液,近年来NSE作为神经元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标志。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为跨膜糖蛋白,可诱导白细胞聚集,引发系列炎症反应,是一炎性标记物。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为ICAM-1的胞外部分,可被蛋白水解酶切割脱落至循环中,成为其可溶性的形式,sICAM-1可通过血浆中测定,便于动态监测血浆中水平的变化。
李红云,韩迪,纪晓军. 亚低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30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