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期刊中心
特大地震灾害的医疗应急救援
Emergency medical response in earthquake disaster
作者:徐少文,沈伟锋,马岳峰    发布日期:2012-05-12    

中国西部地区是我国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影响波及全国十余个省,截至18日14时,汶川地震已造成32477人死亡,220109人受伤(编者注:截止6月1日12时,已造成69016人遇难,368545人受伤)。特大地震灾害不仅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还严重破坏社会运行和物资、环境损害。医疗应对系统作为承灾体,除受地震灾害直接打击外,还须承受地震灾害所致医疗需求激增的冲击,大大超出了受影响地区仅凭自身资源的应对能力。因此,在医疗需求极度超负荷的情况下,特大地震灾害的医疗应急救援异常复杂和艰巨。
1 特大地震灾害人员伤亡的特征
 

徐少文,沈伟锋,马岳峰. 特大地震灾害的医疗应急救援[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567-569.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8.06.002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孙溦. 汶川地震后批量伤员的跨省转运救援[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8:804-806
  • 2) 孙溦. 地震伤员转运救援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2008,24,11:
  • 3) 张军根. 院前急救组织在转运地震伤员中超负荷能力评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9:993-995
  • 4) 郝伟. 地震中伤员大规模转运时的病情评估[J]. 中国急救医学,2009,29,1:
  • 5) 凌永辉. 特大地震灾害医疗应急救援的思考[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9,4,1:
  • 6) 蹇华胜.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n Wenchuan earthquake-struck trauma patients admitted to two hospitals of Chongqing[J].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2010,13,2:101-102
  • 7) 蹇华胜. 汶川地震转院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J]. 重庆医学,2010,39,9:1078-1079
  • 8) 胡卫建. 汶川地震伤员的紧急医疗分级救治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1:20-24
  • 9) 陈建华. 汶川地震灾区农村居民急救能力调查[J]. 护理学报,2011,18,2:8-11
  • 10) 刘强. “3·28”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救助[J]. 中华创伤杂志,2011,27,7:577-578
  • 11) 陈红纲. 特大地震伤员伤情分析和异地转运经验总结[J]. 中国急救医学,2011,31,11:1047-1049
  • 12) 胡卫建. 汶川地震医学救援反思与区域性灾难医学救援体系建设[J]. 上海医学,2012,35,7:573-577
  • 13) 陈红纲. 甘肃岷县地震转入伤员救治分析[J]. 临床急诊杂志,2014,15,10:
  • 14) 陈红纲,杨蓉佳. 甘肃省岷县地震后转入兰州市地震伤员伤情分析[J]. 临床急诊杂志,2014,15,12:
  • 15) 陈庆永,陈立波. 国家医疗专家组在“4·20”芦山地震中的医学救援作用及经验[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1:9-11,15
  • 16) 王钰姝. 三甲综合医院应对地震灾害批量后送伤病员的收治流程构建[J]. 重庆医学,2014,43,30:
  • 17) 马立芝. 地震救援现场狭窄空间下2名幸存者的成功搜救[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4:402-403
  • 18)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 大规模伤害事件紧急医学应对专家共识[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4:329-337
  • 19)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 大规模伤害事件紧急医学应对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4:405-414
  • 20) 田永明.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地震危重伤员救治中的探讨[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04:356-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