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广州市10654例创伤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周伟梁,苏磊,秦伟毅,卢勇,贾乐宁,钱洪津,华黎电,唐柚青,刘云松
发布日期:2006-09-10

周伟梁,苏磊,秦伟毅,卢勇,贾乐宁,钱洪津,华黎电,唐柚青,刘云松. 广州市10654例创伤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6,15(9): 784-786.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6.09.005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乃远福,肖玉光,黄永照. 百色市4816例急诊伤害流行病学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5:
  • 2) 邓虹,廖燕琼,李丽敬,冯晓薇,林金玲. 260例创伤院前急救护理体会[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8,13,1:
  • 3) 赖昌建. 泉州市交通事故伤流行病学的特点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5:459-461
  • 4) 胡凯. 泪小管断裂急诊吻合手术三种置管方式比较[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8:877-879
  • 5) 石劲松. 120急救转运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急救医学,2009,29,6:
  • 6) 叶维雅,陈妙霞,钟新华. 6927例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分析对院前急救管理的启示[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1:
  • 7) 符宜龙. 汶川地震中儿童发生挤压综合征及其严重程度影响的相关因素[D]. 重庆医科大学,2010,,:
  • 8) 张在其. 西宁市城东区1471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临床荟萃,2010,25,17:1476-1479
  • 9) 张在其. 福州市鼓楼区1255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广东医学,2010,31,21:2841-2845
  • 10) 李建忠. 急诊应用整形外科学技术处理面部外伤的临床观察[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07,9:843-845,85
  • 11) 刘勇. 恩施市760例院外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07,6:504-505,53
  • 12) 朱怀宇,王增文. 头面部急诊外伤伤口医用胶粘合47例临床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5:
  • 13) 李虹彦. 中国创伤急救10年研究现状回顾及分析[J]. 创伤外科杂志,2012,14,2:104-107
  • 14) 周伟梁.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01~2010年院前急救现况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120-1122
  • 15) 周伟梁.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01~2010年院前急救现况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134-5136
  • 16) 耿欣. 提高急诊外科创伤急救水平的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5:
  • 17) 杨永刚,严海,葛东明.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用于急诊下肢截肢手术的临床观察[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9:1041-1043
  • 18) 姜钰. 我国创伤流行病学的现状与未来[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02:165-168
  • 19) 刘勇. 外固定支具在四肢骨折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 临床急诊杂志,2015,16,6:475-476
  • 20) 刘非. 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外固定支具设计[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24:2260-2263
  • 21) 吴明. 2486例长途转运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及现状[J]. 贵州医药,2016,40,8:882-884
  • 22) 王新宇. 战创伤损害控制理论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 创伤外科杂志,2017,19,03:238-242
  • 23) 赵赢. 地塞米松复合舒芬太尼对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下肢神经阻滞效应的影响[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11:1649-1652
  • 24) 廖政文. 3D打印个性化康复矫形器的设计制作[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8,35,04:470-477
  • 25) 赵琳. 大客车正面碰撞车内乘员损伤AIS评分的个案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8,39,04:125-129
  • 26) 卢仁福. 8003例住院创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创伤外科杂志,2020,22,6:442-446
  • 27) 于家盛.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2016—2020年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J].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8,6:901-906
  • 28) 刘怡. 一种新型用于腹部开放性创伤的暂时性关闭装置的研制与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3,18,6:802-807
  • 29) 粟昭隐. 某创伤中心6479例创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病案,2023,24,11:3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