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铁离子在脑出血后氧化损伤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吴继敏,王爽,闻树群,王也玲,宋水江
发布日期:2005-07-10

吴继敏,王爽,闻树群,王也玲,宋水江. 铁离子在脑出血后氧化损伤机制中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5,14 (7):563-566.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5.07.011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王改青. 铁超载对大鼠脑出血迟发性脑损害机制的实验研究[D]. 中南大学,2006,,:
  • 2) 史保中. 红细胞对创伤性脑内出血大鼠脑含水量及HO-1表达的影响[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11:666-668
  • 3) 鲍旭辉. 铁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的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8:507-510
  • 4) 鲍旭辉.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在脑出血后血红蛋白所致脑水肿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 复旦大学,2008,,:
  • 5) 吴林,张其瑞. 脑组织中铁离子在脑出血损伤机制中的作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5:
  • 6) 郑坤木,马琪林,童绥君. 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J]. 医学综述,2008,14,24:
  • 7) 万曙. 游离铁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机制中的作用[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24,8:
  • 8) 郑坤木. 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D]. 福建医科大学,2009,,:
  • 9) 陈达.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出血神经的保护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12:1257-1261
  • 10) 姚澄.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2009,4,2:
  • 11) 常川. GRE-T2*WI序列分析自发性脑出血含铁病灶演变过程的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病例随访[D]. 复旦大学,2010,,:
  • 12) 施振华. 高压氧预处理减轻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6:610-614
  • 13) 杨树旭,钱聪,叶红星,亓旭晨,王义荣. 铜蓝蛋白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的影响[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8,4:
  • 14) 滕灵方. 高血压性脑出血296例显微外科微创治疗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6:3021-3024
  • 15) 汪彤彤,郑德群. 29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显微外科微创治疗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
  • 16) 张晓峰,零达尚,张建国. 显微外科微创手术治疗8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 当代医学,2012,18,18:
  • 17) 翟玉平,张卫. 显微外科联合小骨窗开颅在急进型高血压病脑出血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2013,14,3:
  • 18) 施振华. 高压氧预处理诱导血红素加氧酶-1减轻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