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期刊中心
毒鼠强中毒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宏顺,张寿林,吴宜群
发布日期:2003-12-10

张宏顺,张寿林,吴宜群. 毒鼠强中毒的诊断和治疗[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858-859.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3.12.032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张慧利. 毒鼠强中毒血清心肌酶升高的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0:717-718
  • 2) 熊贻泉,廖祥福,张细辉,陈卫星,叶中景. 535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抢救体会[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1:784
  • 3) 邱泽武. 循证医学与循证中毒治疗学[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4:274-275
  • 4) 马沛滨. 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并发精神症状时血氨的变化[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9:760-762
  • 5) 陈增瑞. 硫喷妥钠在抢救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11:951-952
  • 6) 李春凤,郭小刚,张平,陈希妍,宋孟龙. 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观察及意义[J]. 医药产业资讯,2005,2,23:
  • 7) 任晓芳. 急性毒鼠强中毒救治与护理新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05,20,7:
  • 8) 刘杰. 四次甲基二砜四胺的致痫机制及其相关药物治疗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
  • 9) 邵小颖. 急性毒鼠强中毒的诊断和院前治疗[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6,1,6:
  • 10) 侯梅荣. 不同年份儿童急性中毒种类、途径、预后分析[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6:
  • 11) 刘汉. 地西泮和德巴金联合抗惊厥及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毒鼠强中毒患者[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5:448-450
  • 12) 贺礼荣. 急性毒鼠强中毒对心脏的影响[J].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6,15,3:
  • 13) 苏强. 硫喷妥钠与血浆置换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的疗效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06,19,22:
  • 14) 何倩. 1例毒鼠强中毒CPR术后患者的抢救及护理[J]. 华西医学,2006,21,2:
  • 15) 张志友. 床边血液灌流救治急性毒鼠强中毒[J].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1:
  • 16) 郑玉峰,胡爱丛. 急性毒鼠强中毒132例临床分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4,4:
  • 17) 刘杰. 四次甲基二砜四胺的致惊机制及其相关治疗进展[J].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5:
  • 18) 项春福. 毒鼠强中毒23例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学术版),2007,13,7:
  • 19) 涂久生. 院前急救对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9:904-906
  • 20) 张慧利. 毒鼠强对鼠心肌、骨骼肌的作用及与血清酶升高的关系[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2:1268-1271
  • 21) 石金河,杨飞云,张建新,梁东良,孙绍连. 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肌酸激酶及肌钙蛋白I变化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8:
  • 22) 石金河. 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肌酸激酶及肌钙蛋白Ⅰ变化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8:960-961,965
  • 23) 曹培明,夏勇. 39例毒鼠强急性中毒的救治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
  • 24) 孟羽俊,田英平. 毒鼠强中毒心肌损伤标志的临床应用评价[J]. 社区医学杂志,2008,6,13:
  • 25) 吴小花. 急性毒鼠强中毒致抽搐的变化规律及护理[J].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434-1435
  • 26) 李国安. 洗胃及血液净化技术对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疗效分析[D]. 重庆医科大学,2011,,:
  • 27) 唐平,刘道喜. 维库溴铵治疗毒鼠强中毒所致抽搐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6:
  • 28) 王霞. 乙酰胺对毒鼠强中毒大鼠脑皮层组织病理的影响[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4,3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