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位置是: | 首 页 | >> |
![]() | 关键字: |
目的:探讨小儿细菌感染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检测血中的IGF-1和IGBP-3。感染组患儿发病极期30例、恢复期1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用酶联免疫法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1)在感染极期,血清IGF-1(45.0±14.8)μg/ml及IGFBP-3(1285.9±608.0)μg/ml水平明显降低,较感染恢复期(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0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在感染恢复期,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已近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二者的改变存在明显正相关。(2)在感染极期,血TNF-α(32.9±6.6)pg/ml水平明显升高,较感染恢复期(P<0.001)和正常对照组(P<0.00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在感染恢复期血TNF-α水平已近正常,较对照组(P=0.27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无论在感染极期,还是在感染恢复期,血IGF-1、IGFBP-3与TNF-α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1)小儿细菌感染发病极期,血清IGF-1、IGFBP-3水平显著降低,恢复期恢复正常,二者的改变具有相关性。(2)血清TNF-α浓度在感染极期升高,恢复期降至正常,但未发现与IGF-1、IGFBP-3水平的相关性。
常久利,程玉先,杨立亭,李堂. 小儿细菌感染时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结合蛋白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3,12(8): 54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