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The research advances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in acute lung injury an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作者:陆月明,孙波    发布日期:2003-01-10    
陆月明,孙波.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3,12 (1):65-66.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3.01.031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赵敏,汪洋. 急性汞蒸汽中毒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附2例报告)[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12:856
  • 2) 陆月明.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在ARDS中的治疗作用[J]. 中国处方药,2004,,2:
  • 3) 刘鲁沂,孙艺铸,朱永健,薄涛,梁亚凤,梁作鹏,于鲁欣.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机械通气治疗ARDS的临床观察[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8:548-550
  • 4) 胡森,柳琪林,盛志勇,王谊冰,冀建超,陆江阳.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气管内给药减轻吸入性损伤引起的肺水肿[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24-26,75
  • 5) 秦咏梅,孙屹峰,杨云生.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的临床分析[J].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8:
  • 6) 魏杰,祝延,吕勇. 肺表面活性物质临界胶团浓度的实验研究[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4,21,4:
  • 7) 黄先恩,李民,范礼佩,郭颖,岳良升,赵明. 肾移植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五例[J].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4,25,3:
  • 8) 郭琳瑛.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大鼠肺内源性急性肺损伤疗效的实验研究[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9) 宋雅琴,夏红梅,耿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西医发病机制的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5,1:
  • 10) 杨泽山,王斌樑,乔玉磊. 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诊治[J]. 中国医师杂志,2005,7,6:
  • 11) 郑守华. SIRS及肝肾功能障碍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D]. 郑州大学,2006,,:
  • 12) 张喜平,李志军. 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时炎性介质的作用[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19:
  • 13) 侯静静,朱蕾,钮善福,盛华,徐云洁,诸杜明. 氧合指数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急性肺损伤诊断中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11:971-974
  • 14) 樊毫军,刘书盈,张健鹏,刘又宁,马洪杰. 腹腔注射全氟化碳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23,2:
  • 15) 孙辉明. 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对大鼠肺泡液体的清除效应[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8:814-818
  • 16) 张畔,刘剑虹,虎盘林,骆宁,郭聪芳.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5:455-459
  • 17) 李国强,魏路清,刘斌,窦洪涛. 肾移植后肺孢子菌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J]. 临床误诊误治,2007,20,4:
  • 18) 杜朝晖,王焱林,李建国.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感染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24,9:1096-1098
  • 19) 钱何布,郑志群,杜文革,陆骏灏,管光辉,浦秦华. 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ICU中的救治分析[J]. 创伤外科杂志,2007,9,5:398-400
  • 20) 雷联会.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以及绿茶多酚对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
  • 21) 龚敬宇.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幼猪的干预作用[D]. 复旦大学,2008,,:
  • 22) 郭琳瑛.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生存率的影响[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1:
  • 23) 邢学忠.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因素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12:1263-1265
  • 24) 刘培忠. 肺损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ICU救治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08,27,10:
  • 25) 钟松,张连东. 氧合指数与APACHEⅡ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1:
  • 26) 李蜀,殷应勇. 沐舒坦梯度剂量对改善肺损伤ARDS患者PaO2和PaO2/FiO的评估[J]. 中国医疗前沿,2008,3,10:
  • 27) 曾钧发,桂培根,左骑,言彩虹,李检生,颜丽,黄治家,杨吉军. 血必净对严重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6,6:
  • 28) 谢刚,彭致远,刘建英. 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3:
  • 29) 谭泽龙. 血红素加氧酶-1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保护的实验研究[D]. 遵义医学院,2009,,:
  • 30) 李长启,王素凤,李坤成. X线平片和CT扫描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J]. 放射学实践,2009,24,9:
  • 31) 张永菊,杨海萍. 早期用固尔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5:
  • 32) 王平,钟宏,梁大昌,冯毅,郑贵雄,梁彦. 连枷胸合并肺挫伤42例的临床分析[J]. 广西医学,2009,31,6:
  • 33) 凌林,胡名松,杨春芬. 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22:
  • 34) 蒋文芳. CT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兔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D]. 江苏大学,2010,,:
  • 35) 生璐璐. 430例间质性肺病的病因学分类及疗效观察[D]. 吉林大学,2010,,:
  • 36) 王洪敏. 血红素加氧酶-1对原代培养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抗氧化损伤的研究[D]. 遵义医学院,2010,,:
  • 37) 金兆辰. CT在油酸致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2:161-166
  • 38) 俞宙. 12例重症胸外伤后并发ARDS的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23,12:
  • 39) 王洪敏. HO-1对原代培养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2010,30,12:1099-1102
  • 40) 王洪敏. 血红素加氧酶-1预处理对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0,30,11:1372-1374
  • 41) 项龙波. 无创机械通气在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 浙江医学,2010,32,6:878-880
  • 42) 耿娇霞,吴莺燕,叶益卿. 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的观察及护理[J]. 护理与康复,2010,9,8:691-692
  • 43) 黄跃清,叶少波,王芳,叶敏球. 早期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肺挫伤62例临床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2:924-925
  • 44) 廖琳玲. 胱氨酸/谷氨酸转运体在小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发生中的作用[D]. 中南大学,2011,,:
  • 45) 吴艳. 血红素加氧酶-1对原代培养大鼠肺泡Ⅱ型细胞凋亡的影响[D]. 遵义医学院,2011,,:
  • 46) 吴艳,陈淼,王洪敏,吴双,钱明江,王宇辉,傅小云. HO-1对原代培养大鼠AEC-Ⅱ细胞凋亡及Bcl-2、p53的影响[C].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名十周年、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创刊一周年庆典《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2011,,:
  • 47) 吴艳. 血红素加氧酶-1对线粒体损伤的保护研究[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06,4:351-354
  • 48) 李举. 机械通气在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1:
  • 49) 苏萌. 氧合指数在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6:1980-1982
  • 50) 谭泽龙,陈淼,曹海军,钱明江,王洪敏,谢海辉. 血红素加氧酶-1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形态学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1,32,9:1110-1113
  • 51) 胡伟航. 氧合指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内分流的判定价值[J]. 医学研究杂志,2011,40,10:72-75
  • 52) 刘凤祝,李非,张淑文. 环氧化酶-2抑制剂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的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40,9:
  • 53) 夏先进,刘晓林,陈瑜,胡松林. 42例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临床分析[J]. 重庆医学,2011,40,21:2133-2134
  • 54) 吕延伟,谭成文,于晓东,李志立,汪德生,王惠娟,肖艳华,白延强,马红磊. 不同程度冲击波对兔生理系统的损伤效应[J]. 爆炸与冲击,2012,32,1:97-102
  • 55) 马晓薇. 1、牛磺酸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2、ALI/ARDS影响因素分析[D]. 重庆医科大学,2013,,:
  • 56) 李保珍. 创伤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D]. 石河子大学,2013,,:
  • 57) 贾伟,于文江,岳志. 40例肺挫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 安徽医学,2013,34,3:
  • 58) 胡龙非,刘克礼.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表现分析[J]. 吉林医学,2013,34,29:
  • 59) 于素平. 参麦饮治疗儿童急性肺损伤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4,29,08:
  • 60) 李永华. 应用肌松剂治疗严重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4例临床分析[J]. 临床内科杂志,2014,31,11:
  • 61) 徐道剑.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9:994-999
  • 62) 刘国跃,陈涛,陈博文. 血红素加氧酶-1对高氧急性肺损伤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10:1001-1005
  • 63) 王琳.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构成、耐药性特点及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8:1456-14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