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一氧化碳中毒大鼠脑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0的时程变化
作者:张海英,赵敏,黄建群,刘郁
发布日期:2002-08-25

张海英,赵敏,黄建群,刘郁. 一氧化碳中毒大鼠脑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0的时程变化[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2,11(4): 227-228.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2.04.004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10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李迪. 动态研究CO中毒小鼠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CD18、血小板CD61及脑组织病理改变[D]. 大连医科大学,2004,,:
  • 2) 熊旭明. 白细胞介素-10对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5:380-383
  • 3) 阮海林.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液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4:286-288
  • 4) 王巍. 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小鼠脑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34,5:
  • 5) 李学惠. 静脉内给氧救治急性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11:1041-1043
  • 6) 张华. 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脏器损伤与细胞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D]. 山东大学,2007,,:
  • 7) 张宏伟. IL-10及不同潮气量干预ALI动物模型的研究[D]. 广西医科大学,2007,,:
  • 8) 李自力,康学文,郭豫学,王世文,牛天平. 纳洛酮对急性CO中毒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含量的影响[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12:
  • 9) 张玉玲,罗莉,杨彤,刘爽,郝德靖,王晓鹏,何鹏,张萌萌,吴乃宝.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TNF-α、IL-6、IL-8、IL-10水平变化及高压氧治疗的影响[J]. 中国厂矿医学,2007,20,3:
  • 10) 张华. 细胞因子在急性中毒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职业与健康,2008,24,18:
  • 11) 甄龙.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8,26,9:
  • 12) 刘敏.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27:
  • 13) 江国锋. 加味生脉饮注射液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实验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 14) 肖丽,王大军. 神经节苷脂、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10,50,31:
  • 15) 罗莉,郝德靖.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TNF-α、IL-10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8:
  • 16) 彭道勇,王苏平,李迪,朱晓钰.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记忆障碍小鼠血小板膜糖蛋白CD61的研究[J]. 中外医疗,2011,32,13:
  • 17) 彭道勇,王苏平,李迪,张志清,朱晓钰. 一氧化碳中毒诱导迟发记忆障碍小鼠白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b/CD(18)表达的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
  • 18) 程岳雷. 重症中毒脑水肿肿瘤坏死因子α对水通道蛋白4表达相关性的探讨[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20,38,7:553-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