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是:首 页 >> 
关键字: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改变的意义
作者:魏文宁,杨锐,杨焰,宋善俊
发布日期:2001-10-25

魏文宁,杨锐,杨焰,宋善俊.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改变的意义[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1,10 (5):338-339.


DOI号:10.3760/j.issn.1671-0282.2001.05.021


关键词:



  • 引证文献(引用了本文的文献)
  • 1) 魏文宁,杨锐,杨焰,洪梅,孔维佳,师洪. 突发性聋发病机理与纤维蛋白原分子功能的关系研究[J]. 微循环学杂志,2003,13,3:38
  • 2) 龚波. 凝血、纤溶动力学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的研究[J]. 华中医学杂志,2004,,1:
  • 3) 魏文宁,杨锐,杨焰,郭涛,胡豫. 纤维蛋白溶解动力学检测及应用[J]. 中国微循环,2005,09,2:
  • 4) 苏毅.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意义[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
  • 5) 邱平,卢鸿,卢振. 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华中医学杂志,2007,,4:
  • 6) 马敬,徐西宁,周柳青. 巴曲酶治疗听力曲线为平坦型突发性聋33例[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9,6:
  • 7) 赖海峰. 加味苇茎汤对AECOPD患者血TNF-α及凝血功能的影响[D].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 8) 王会芳. 巴曲霉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06:698-700
  •